本報記者 冷翠華
泰康人壽近期擬清倉式減持陽光城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另外,險資正積極擁抱不動產投資,包括商業地產等傳統投資性物業,也包括物流倉儲、產業園等新興投資性物業。
業內人士認為,險資持續減持地產股,一是地產調控政策持續收緊,二是行業基本面變差,三是部分大型地產公司發生風險事件,對投資者帶來較大影響。而從不動產投資來看,險資投資較多聚焦商業地產以及養老地產等領域,投資標的與險資屬性契合度較高,且能為險資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持續減持甚至清倉地產股
曾經,地產股是險資十分青睞的二級市場投資標的;如今,險資持續減持地產股,甚至“清倉甩賣”。
陽光城2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泰康人壽擬清倉式減持陽光城股票?!疤┛等藟鄹鶕举Y產配置需求和相關投資決策,擬減持陽光城股份?!标柟獬潜硎?。
在此次減持前,“泰康系”公司已經減持了陽光城股票。去年12月27日陽光城發布公告,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合計轉讓陽光城近3.9億股股份。
事實上,這只是險資近年來減持地產股的案例之一。去年以來,險企頻繁減持地產股,萬科A、保利發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團等頭部地產公司股票皆遭險資減持。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險資身影的A股上市地產公司僅14家,而在2016年年底這一數據為35家??梢?,近幾年,險資對地產股的配置熱情明顯降溫。
如今,險資為何連續減持甚至清倉地產股?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險資投資兼顧安全性和收益率,大多采取“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資產配置策略。因此,穩定的業績預期以及高股息特征都是險企青睞的配置對象。
從地產行業近年的發展來看,受政策變化和市場發展的影響,“高融資-高杠桿-高周轉”的模式已經行不通,地產行業風險加大,違約情況增加;很多地產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價格持續走低,對于險資投資來說,配置地產股的收益率在下降,且風險在增加,因此,險資持續減持甚至清倉地產股。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去年以來,幾家大型房地產企業陸續發生風險事件,針對地產行業的政策也持續收緊,行業的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影響了地產股的估值以及未來的走勢。因此,險資減持甚至清倉其持有的地產股。
未來,房地產市場將走向何方?是否將重獲險資青睞?周瑾認為,這需要結合大型地產公司的風險處置情況,以及政策新動向,才能判斷影響地產股未來估值的核心因素。黃大智則表示:“險資減持或清倉地產股的趨勢短期很難扭轉。但由于險資持有地產股規模比較大,無論是降配還是出清,都有一個過程,因此,險資減持地產股的現象還將持續?!?/p>
青睞不動產投資
在持續減持地產股的同時,險資比較青睞不動產投資,尤其是大型險企近兩年在商業不動產、寫字樓等領域的投資呈現“大手筆”的特點。
今年以來,平安人壽、建信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等險企更新了大額不動產投資的披露信息,幾家險企投資的不動產都處在實際出資階段。
黃大智表示,從資金匹配度來看,保險資金尤其是壽險資金具有長期、大額的特性,比較適合長期投資商業地產項目;從業務匹配度來看,有的險企布局大健康、大養老業務,部分業務本身需要依托不動產項目。同時,在長期利率走低趨勢下,險資整體面臨可長期投資的優質資產緊缺,其有多元化配置需求,不動產投資仍然是較好的選擇之一。
一家險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其在不動產領域的投資主要看中兩個方向,一是經營比較成熟的商場和寫字樓,以獲得長期穩定的租金收益;二是和集團業務能產生協同效應的地產項目,例如,集團將養老作為重要戰略,險資投資也將重點關注相應的不動產,實現融合。
在不動產投資領域,他建議保險機構采用“2+1”不動產配置策略:一是積極配置新型基礎設施類資產,提升不動產組合收益水平;二是防御性配置傳統不動產——以固定收益為主,嚴格把控風險,實現不動產組合的基礎配置規模;同時,把握特殊投資機遇,多策略投資于有穩健現金流、區位核心的強資產。(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