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宜昌2月17日電 (郭曉瑩 閔建華)記者17日從湖北省宜昌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宜昌港宜都港區枝城作業區鐵水聯運碼頭(以下簡稱“枝城港鐵水聯運碼頭”)一期工程于近期開工建設,專用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也在加快推進。
該項目將建成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集裝箱、大宗散貨轉運一體化南岸對接碼頭,打造大宗散貨鐵水聯運中心。枝城港地處長江與焦柳鐵路交會點,曾是“北煤南運”“西磷東運”的樞紐。近年來,隨著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鐵路運輸量持續增長,枝城港現有碼頭轉運能力亟待提升。
枝城港鐵水聯運碼頭工程將既有碼頭岸線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及改擴建,規劃新建4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其中,一期工程建設2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碼頭設計年通過能力254萬噸。
作為三峽綜合運輸體系中“三路四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枝城港鐵水聯運碼頭升級改造是宜昌市整合港口資源,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構建長江中上游水鐵聯運轉運樞紐的縮影。
宜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武漢城市群之間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近年來,該市深入研究三峽航運運輸結構和運力瓶頸,完善兩壩兩聯運、三路四港區布局,構建起較為成熟完善的三峽綜合運輸體系。
截至目前,該市已先后開通“北糧南運西進”“糧肥互換”“商品車翻壩轉運”“集裝箱翻壩轉運”等多式聯運示范線路,轉運效能持續體現。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宜昌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147億噸,位居湖北省第二位。
記者從宜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該市正謀劃開辟“江鐵?!敝形鞑筷懞P峦ǖ?,即重慶港至宜昌港,經焦柳線至北部灣,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和焦柳鐵路綜合優勢,提高中國與東南亞(東盟)物流的綜合運輸效率。目前,三峽大壩上游茅坪港,下游白洋港、七星臺港、紅花套港、枝城港等港口正升級改造,均規劃疏港鐵路與焦柳鐵路接駁,形成多式聯運立體網。(完)
關鍵詞: 綜合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