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近日,高盛、瑞信、貝萊德、匯豐、伯恩斯坦等5家國際機構相繼表示目前是增持中國股票的好時機,集體看多A股。
這也并不意外,因為從多個維度來看,A股具備長期向上動力,投資價值會不斷顯現。
資本市場的長期表現,離不開經濟基本面的支撐。
回顧2021年,中國經濟雖然面臨內外多重不利因素沖擊,但總體依然韌性十足。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展望2022年,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稱,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但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整體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全年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有進。
具體來看,央行超預期提前全面降準后,又進一步調降LPR一年期利率。這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滿足企業資金需求,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可以預期,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舉措推出,助推中國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穩步提高,為A股長期向好提供十足底氣。
從產業發展來看,一系列的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正陸續推出,眾多上市公司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比如,工信部等九部門印發的《“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提出,分領域培育優質市場主體,這為醫藥工業類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窺一斑而知全豹”。未來,通過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會有更多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從而助力其產業布局,迎發展春天。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上市公司早已做好準備,在關注相關行業產業規劃的同時,提前做好布局,堅持全產業鏈打造戰略,形成縱向一體化發展格局。這些都有助于上市公司的發展,讓更多投資者分享其成長帶來的收益。
從A股市場自身來看,隨著一系列改革的持續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正如日前中國證監會召開的2022年系統工作會議所言: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更加積極的結構性變化,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備堅實基礎。
同時,改革還在繼續: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
回顧A股市場的注冊制改革,為市場帶來了諸多可喜變化。一方面,市場活力充分釋放;另一方面,市場更具包容性。相信隨著注冊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A股市場將發生更多的變化,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
此外,對于違法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由點及面,也將不斷增強市場各方的敬畏之心,從而促使各方共同營造一個清朗的市場生態,增強市場吸引力。
基于以上因素,就不難理解為何國際機構紛紛看多中國A股了。(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