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值近1800億的中國鋰電巨頭——贛鋒鋰業發布年報,鋰電行業的成績單也走進了發布高峰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3月31日早間,已有60家鋰電概念股發布了2021年報,而贛鋒鋰業高達410.26%的凈利潤增長率,只能排在第九位。
受新能源汽車行業迅速發展、鋰電池需求暴增、鋰產品供不應求等因素影響,去年鋰電概念股可謂賺得盆滿缽滿,迄今已有5家鋰電股凈利潤增長超過10倍,34家鋰電股凈利潤增長翻倍,而前三名的增幅則更是耀眼——天際股份凈利潤同比大增7011.34%、盛新鋰能凈利潤同比增長3030.29%、德方納米凈利潤同比增長2918.83%。
還有不少鋰電概念股雖然未發布年報,但根據業績預告來看,也有潛力沖擊鋰電行業的“賺錢榜單”前列,如天齊鋰業預計凈利潤最高可能上漲230%,華友鈷業預計凈利潤最高上漲260%。
華安證券認為,由于需求端受新能源領域拉動,鋰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并且有望持續超出市場預期,而在供給端,海外鹽湖、澳洲鋰礦等主導鋰資源供應商擴產進展緩慢,產能釋放需要時間驗證,未來 2-3 年供給增量有限。預計2021-2023 年,鋰供給短缺為1.0、1.4、0.8萬噸 LCE?!颁嚬┬桀A計處于緊平衡狀態,高景氣度持續,鋰價中樞受供需關系支撐維持高位”。
天際股份凈利大漲超7000%“盈利王” 天齊鋰業沖擊“賺錢榜單”
記者統計發現,迄今已有5家鋰電股凈利潤增長超過10倍,34家鋰電股凈利潤增長翻倍。
贛鋒鋰業3月30日晚間交出成績單頗為亮眼,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11.62億元,同比增長102.07%;歸母凈利潤為52.28億元,同比增長410.26%;扣非凈利潤為29.07億元,同比增長622.76%;基本每股收益為3.73元/股。
但鋰電股2021年成績單普遍向好,贛鋒鋰業的凈利潤增幅在鋰電股中暫時只能位列第九。
2021年的鋰電“盈利王”當屬天際股份。
天際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2.53億元,同比增長203.24%;實現歸母凈利潤7.45億元,同比增長7011.34%;實現扣非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4402.81%。
天際股份能實現上述成績,全靠鋰業。
該公司年報顯示,六氟磷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應用于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及數碼、照明系列鋰電池等產品中。公司目前六氟磷酸鋰和小家電兩大主營業務中,六氟磷酸鋰銷售收入占比超過80%,小家電業務銷售收入占比低于20%,利潤主要來源于六氟磷酸鋰業務。
一方面,公司以六氟磷酸鋰8160噸的設計產能,完成9364噸的實際產量,比上年4602 噸實際產量實現翻倍增長,凈利潤創公司上市以來年度最好業績。另一方面,公司小家電業務仍然經營困難,處于虧損狀態。
第二位“賺錢小能手”是盛新鋰能,3月29日晚間發布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約29.34億元,同比增加63.88%;歸母凈利潤盈利約8.51億元,同比增加3030.29%。
此外,長遠鋰科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538.17%,位列第六;藏格礦業凈利潤同比增長523.60%,位列第七;海南礦業凈利潤增長513.55%,位列第八。
雖然未近前十,但還有不少上市公司業績向好:天賜材料凈利潤同比增長314.42%,位列第十三;蔚藍鋰芯凈利潤增長141.09%,位列第二十六。
還有不少鋰電概念股雖然未發布年報,但根據業績預告來看,也有潛力沖擊鋰電行業的“賺錢榜單”前列。
天齊鋰業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至24億元,而公司上年同期虧損18.33億元。記者初步計算,天齊鋰業歸母凈利潤的漲幅最高可能達到230%左右,實現扭虧為盈。
天齊鋰業稱,公司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2021年度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2020年度均明顯增長。
華友鈷業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在37億到42億元之間,同比增長217.64%-260.56%。公司表示,2021 年新能源鋰電材料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公司主要產品產銷量增加,產品銷售價格也不斷上漲,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億緯鋰能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到3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65%-85%。公司表示,該年度公司銷售擴大,營業收入增長100%以上。其中消費電池、動力儲能電池業務 都大幅增長,盈利增加。
原材料貴導致產品賣得更貴 贛鋒鋰業鋰系列產品均價漲49%
去年以來,鋰價大漲。
記者了解到,全球鋰資源分布極不均衡,供給大部分來自鹽湖和硬巖鋰礦。全球目前主要開發的鋰礦類型中,鹽湖鹵水型鋰礦是最重要的一種礦床類型,占全球鋰資源儲量的75%,也是鋰工業開采的主導方向,而成熟的鹽湖主要分布在南美鋰三角和中國。另一方面,澳洲是全球最大的鋰礦石生產國,大部分鋰礦山依然集中在西澳,約占據世界鋰礦石供給90%。
近年來,鋰供不應求。根據五礦證券研究報告,2016-2021年全球礦石鋰產量(精礦形式)從8.8萬噸LCE大幅增長至31.9萬噸LCE,同時全球鹽湖鋰產量從12.6萬噸LCE增長至25.6萬噸LCE。但是,2021年全球LCE需求量為60.62萬噸。
但受疫情蔓延和2020年鋰價低迷的影響,鋰資源企業在2020年紛紛縮減資本開支、放緩項目擴張進度,因此2021年鋰資源新增供給有限,市場依舊處于供小于需的緊平衡。
正因供需不平衡,鋰的價格不斷上漲。根據上海有色金屬網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5%-6%鋰輝石精礦的中國到岸價格約合2610-2660美元/噸,較2021年初價格400-435美元/噸上漲502%-565%。
更何況,在碳減排、發展新能源的大背景下,電動汽車行業開啟黃金發展時期。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在中國市場上, 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贛鋒鋰電年報顯示,近年來,由于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系統行業發展迅速,動力電池需求上升導致磷酸鐵鋰材料以及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擴張,電動車和動力電池的需求將得以釋放并轉換為實際產量,進一步刺激鋰的需求。行業逐漸從供需平衡轉變為供應緊張的狀態。在鋰化合物供應相對緊張及產業需求上升的雙重刺激下,自2021年起鋰化合物價格持續上漲。
多家上市公司財報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贛鋒鋰業2021年的燃料與動力成本同比增長106.73%;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長51.59%。
受此影響,贛鋒鋰業提高了產品售價。
年報顯示,贛鋒鋰業的鋰系列產品上半年平均售價為7.22萬元,下半年平均售價為10.77萬元,平均售價同比上升了49.12%;鋰電池系列產品上半年售價為15.18萬元,下半年售價為17.32萬元,平均售價同比上升14.10%。這些售價上調正是收到了鋰鹽產品市場行情上行的影響。
天際股份也坦言,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緊張影響,2021年度,公司六氟磷酸鋰3種主要原材料價格較 2020年度大幅上漲,導致公司采購支出增加3億多元,但得益于公司六氟磷酸鋰產品市場銷售價格上漲,消化了主要原材料漲價的不利影響。
公司年報顯示,氟化鋰2020年每噸含稅均價為10.15萬元,到2021年每噸含稅均價達到了18.57萬元,價格漲幅達到83%,漲價影響額達到1.46億元。
盛新鋰能也是如此,年報中,盛新鋰能披露公司產品上半年均價5.99萬元,下半年產品均價11.68萬元,平均售價同比上升。在盛新鋰能業績說明會中,公司提及,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鋰鹽行業需求比較旺盛。
資源為王 電池回收提鋰不放過
正因鋰電需求緊張,近期,上市公司紛紛搶購鋰礦。華安證券也提出了“資源為王,加速開發”的說法。
在2021年內,贛鋒鋰業先后對Bacanora進行要約收購并獲得其控制權,收購伊犁鴻大100%財產份額并間接持有青海一里坪鹽湖項目49%股權,收購馬里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50%的權益。
2021年9月,盛新鋰能全資孫公司盛新國際與STELLAR INVESTMENT PTE. LTD.(一家依據新加坡法律設立并存續的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協議,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在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莫 羅瓦利工業園(IMIP)內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鋰鹽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 3.5 億美元;盛新國際持有合資公司 65%股權。
華友鈷業也在2021年12月加入了鋰賽道。華友鈷業當時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子公司華友國際礦業以4.22億美元收購位于津巴布韋的前景鋰礦。
華友鈷業表示,收購Arcadia項目有利于公司強化上游鋰資源布局,增強鋰電新能源材料所需的資源儲備,對公司中下游產業鏈形成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對于企業加碼鋰電賽道,華安證券則具體分析我國鋰礦情況稱,中國鋰輝石礦主要集中于四川地區,資源稟賦較好,開發程度較低。
甘孜州的甲基卡和阿壩州的可爾因是四川鋰輝石兩個主要礦區,分布較為集中,包括六座有采礦權的礦山,六座礦山礦石資源儲量達1.6億噸,折合氧化鋰儲量超 200 萬噸,而目前正在開采中的礦山僅有甲基卡和業隆溝鋰礦,其余都處于項目前期階段。四川鋰資源稟賦較好,平均品位為1.3%-1.4%,四川鋰輝石資源礦亟待開發。
除了加碼鹽湖和硬巖鋰礦,鋰電公司還看上了回收提鋰。
贛鋒鋰業表示,隨著汽車及消費型電子產品的使用而對退役電池處理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司開展鋰電池回收業務增長潛力巨大,并進一步豐富了鋰原材料來源。
未來規劃中,公司將建立每年可回收10萬噸退 役鋰電池的大型綜合設施。公司通過擴充鋰電池回收業務產能及在回收及再利用退役電池方面的專長繼續向下游拓展業務。
華安證券認為,由于需求端受新能源領域拉動,鋰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并且有望持續超出市場預期,而在供給端,海外鹽湖、澳洲鋰礦等主導鋰資源供應商擴產進展緩慢,產能釋放需要時間驗證,未來 2-3 年供給增量有限。
華安證券預計2021-2023 年,鋰供給短缺為1.0、1.4、0.8萬噸 LCE?!颁嚬┬桀A計處于緊平衡狀態,高景氣度持續,鋰價中樞受供需關系支撐維持高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