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招人要求“帶資進組” 監管人士警示合規風險
證券時報記者 杜曉彤
攬存壓力下,一些農村金融機構把目光投向自帶資源的員工。
日前,一則來自內蒙古林西農村商業銀行(簡稱林西農商行)的招聘公告引發市場關注。與尋常招聘不同,該行此次招聘的5名入圍人員屬于“引進資源型人才”。按照林西農商行的要求,此類“人才”需要在入圍后的10日內在該行存入不低于1000萬元存款才能進入下一環節。
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不少地方農村金融機構都采取過類似的招聘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拉存款,甚至有銀行為自帶資源的員工大開方便之門,“其中有些人連從業資格證都沒有”,存在一定合規風險。
以招聘之名攬存?
4月27日,林西農商行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關于資源型人才招聘入圍情況的公告,要求入圍的5位候選人在該行營業部營銷開立存款賬戶,存入不低于1000萬元存款,并開具存款證實書后才能進入體檢環節。
目前,林西農商行微信公眾號已刪去上述公告內容,但今年3月該行發布的招聘公告中,這項要求仍赫然在列。此外,根據招聘公告,該行還要求此次獲聘人員在1年考核期內新增日均存款需達到3000萬元,考核期滿后1年內日均存款余額不應低于500萬元。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查閱銀行招聘公告發現,以“引進資源型人才”為名,要求應聘者在入職前完成上千萬元存款任務的情況并不少見,這類公告的發布機構通常是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農商行等農村金融機構。
例如,某縣農信社在今年3月發布的資源型人才引進公告中要求,應聘者需具有一定存款資源和較強營銷能力,在報名截止日前,應聘者就要引進新增存款余額不低于1500萬元。此外,引進存款應為低成本存款,且不得是該縣聯社各營業網點的現有存款,方能進入資格審查。
據了解,通過資源型人才引進的員工往往有6個月到1年的考核期,考核期內屬于勞務派遣人員,需要完成一定規模的攬存指標,通過考核期才能轉為正式在編人員。
對此,一位地方監管部門人士表示,將存款作為招聘條件有失公正,也不利于銀行發展?!耙驗榇婵疃嗌贈Q定一個人是否能夠從事銀行工作,本身就是對資源缺乏、缺少人際關系等就業人員的一種歧視?!?/p>
他表示,“以存款作為標準,極易把不符合銀行工作要求的人員招錄進來從事銀行業務,也會將優秀的人才拒之銀行門外,不利于銀行今后的健康發展?!?/p>
存在合規風險
“無論從合規角度看,還是從業務發展角度來說,以存款論英雄是不妥的?!鼻笆龅胤奖O管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部分小銀行為了存款放寬招聘條件,一些通過這類渠道招入銀行的人員連從業資格證也沒有,這肯定存在合規問題。
此外,原銀監會在2017年6月曾下發過《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通知》,其中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公款存款業務,不得通過安排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直接利益相關人員就業、升職,或向上述人員發放獎酬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
2018年6月,銀保監會與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三條明確,商業銀行應督促員工遵守行業行為規范,恪守職業道德操守,廉潔從業,嚴禁采取不正當競爭方式,甚至欺騙、行賄、其他方面利益交換和遠期利益輸送等方式獲取存款。商業銀行應充分尊重存款主體意愿和服務要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與存款主體開展業務。
“商業銀行以存款一定數額決定入圍人員能否就業,如果所拉的存款是對公存款,則屬于不當利益輸送;如果是個人存款,則屬于未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與存款主體開展業務?!鼻笆龅胤奖O管人士表示。
中小行攬存壓力大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這類“花式攬存”的背后,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銀行負債壓力大,尤其在利率市場化、同業競爭、監管環境變化、加大不良風險處置等背景下,中小銀行需要成本相對較低的存款,以應對負債端的成本壓力增大。
2020年以來,村鎮銀行、農商行等地方性銀行的攬存利器——互聯網存款遭監管禁止,異地攬存行為受到嚴格約束,加之整頓靠檔計息等創新類存款產品和壓降結構性存款等一系列措施,高息存款產品“啞火”,中小銀行攬存壓力大增。
此前有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其所在行已出現“縮表”。也有不少中小銀行對異地攬存渠道難以割舍,仍在暗地借道互聯網平臺導流或通過微信“口口相傳”等形式,以高息誘導異地客戶開戶并存款。
這類“擦邊球”的行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位接近金融監管人士認為,無論是面對越來越下沉的大行競爭,還是監管對跨區域業務的限制,留給地方性小銀行的最優解還是要發揮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小銀行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對本地客戶、本地經濟特色的了解程度較深,尤其是很多農商行,社員文化、居民之間的關系都比較緊密,感情也比較深厚,在這種情況下拓展業務,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同時,小銀行的決策鏈條相對較短,是有可能通過差異化產品來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的?!彼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