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第一次對生死問題有深入思考,是在外婆去世后。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耳不聾、眼不花,一頭烏發更是羨煞眾多小輩兒,唯獨腿腳有些不便。然而,一次上樓時的意外跌到,卻改變了這一切。據說外婆進手術室前,還能坐在那里跟子女交流,大家也都覺得問題不大。但因為顱內出血,老人術后一直躺在ICU里。從最初的意識清醒但說不出話,到后來陷入昏迷,拖了幾十天,沒留下任何遺囑便撒手人寰,后事的倉促也可想而知。
從墓地出來時,我忍不住感嘆:生命真是脆弱啊,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發生。這并非是一兩個人的感慨,對于生死,中國人一向是很看重的。以前農村還有土葬的時候,很多老人早早就會備好自己的壽棺,時不時還要去看一看、摸一摸,再刷上一遍新漆,因為那是他們身后的居所。后來推行火葬了,壽棺倒是不常見了,但對于自己的身后事,老年人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好在隨著時代變遷,風氣開化,如今人們大多已能正視死亡,對身后事也看得更開。海葬、樹葬、壁葬等新型殯葬形式的興起便是例證。加之老齡化、少子化、獨身化成為趨勢,過去身后事交給子女操辦的習慣,已難以適用所有家庭。于是,“生前契約”服務應運而生。
所謂“生前契約”,可以簡單理解為,這是一份當事人生前就自己或親人逝世后如何開展殯葬禮儀服務而簽訂的合約。既然是合約,那就需要有執行人,所以伴隨“生前契約”服務一同出現的,還有一種名為“生命策劃師”的新興職業。
與前些年受到較多關注的入殮師一樣,“生命策劃師”目前也是一門小眾的職業,但其重要性卻不可被輕視。其實,過去子女根據老人生前吩咐來執行后事——常見的如“遵照遺囑,喪事從簡,不收挽金”,某種意義上,扮演的也是“生命策劃師”的角色。只不過,現在這個執行者變成了陌生人,內容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個性化。
接受這一轉變,自然需要一個過程。但同時,人們不愿意找“生命策劃師”的擔憂也必須正視:“生前契約”作為一項新生服務,目前在法律監管層面仍存在不少空白地帶。萬一碰到個不守信用的“生命策劃師”,鉆了“逝者無法追究”的空子,不履行或者應付式履行原先約定好的殯葬禮儀服務,那該怎么辦?
事實上,這樣的糾紛不是沒有發生過。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后發現,湖南永順縣某殯葬服務公司就因“生前契約”未能按時履行而牽涉多起民事案件。被告原因多為存款預存期滿后,沒有按協議履行退款義務,故訴至法院。
為此有人建議,相關法律法規管理應及時更新完善。這點我是認同的。但對于“生命策劃師”職業本身,我覺得還是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就像電影《入殮師》里說的,“我只想讓你做普通的工作。普通是什么啊,誰都會死的吧,死本身就是很平常的事”。
當然,出于對生命的敬畏,設置一些準入門檻、開展從業資格認證,以此來規范、監督“生命策劃師”的服務,或許也是必要的。
涂格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