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新辦今日就2023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會上答記者問指出,關于就業統計情況,我國的就業統計主要依托國家統計局勞動力調查制度。我國勞動力調查制度自建立以來不斷健全完善,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科學規范,與國際標準接軌,能夠客觀反映我國城鎮就業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怎樣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如何理解青年人調查失業率的持續攀升。另外這一統計數據是如何獲得的?能否反映當前青年人就業的真實情況?
付凌暉介紹稱,一是我國失業率統計方法科學。我國按照國際勞工組織關于就業、失業的統計標準,將16歲及以上人口劃分成三類,一類是就業,一類是失業,還有一類是非勞動力。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標準,就業人口是指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崗的人,這些人都屬于就業。失業人口是指沒有工作,在近期尋找工作,而且立即能去工作的人。這些人有工作能力、工作意愿,這屬于失業人口。非勞動力是指16歲及以上既不屬于就業人口也不屬于失業人口的人。比如,沒有工作意愿或失去勞動能力的人,這些不在就業和失業統計范圍之中。比如前面談到的青年人,有一些在校學生沒有尋找工作,也沒有工作意愿,是不會統計到失業率當中的。
“剛才我們說青年人總量是9600多萬,但實際在找工作的大概只有3300多萬,其余部分屬于非勞動力。也有一些人,由于照顧家庭,不參與到勞動力市場,也不在勞動力統計當中,這是國際通用的標準。調查失業率的計算,用的是失業人口除以就業人口加失業人口之和?!备读钑熣f。
二是我國勞動力調查嚴謹規范。前面談到如何計算、調查,數據是怎么來的?主要是通過勞動力調查采集就業情況基礎數據得來的。從調查方法看,國家統計局每月在全國范圍內抽取34萬個住戶開展勞動力調查,這些住戶在我國31個省(區、市)的城鎮和鄉村范圍內隨機抽選,抽中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范圍內的所有有人居住的永久性建筑物、臨時性建筑物,比如工棚,都在調查樣本范圍內,抽樣設計具有較好代表性。34萬住戶中,大概有25萬戶是在城鎮抽取,約9萬戶是在鄉村抽取。
從調查對象看,對于抽中住戶中在調查時點居住的人口,不受地域、戶籍、年齡等限制,都要接受調查。調查對象包含小微企業員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在內的所有人群,既包括本地戶籍人口,也包括外來人口,比如進城務工和尋找工作的農民工。從調查內容看,既有按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關于就業、失業統計標準設置調查項目,也有根據我國國情設置的反映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等情況的調查項目。從調查方式看,國家統計局每月組織調查員使用手持電子終端設備入戶實時采集數據,并通過網絡直接報送國家統計局。
三是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客觀反映就業形勢。我國城鎮地區是非農就業的主要區域,非農就業和經濟變動相關性較強,所以長期以來我國月度主要發布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從國際上看,非農就業更受關注,從我國情況看,農民工是我國一支重要的就業大軍,農民工絕大多數都是在城鎮地區非農就業,是統計到城鎮調查失業率中的。農民工返鄉的影響在城鎮調查失業率中也有體現。比如,在沿海打工的農民工返鄉回到中西部地區后,如果還是在附近的縣區、城區或者鎮就業,也還會包括在城鎮調查失業率中;如果他回到鄉村,可能會帶來城鎮就業人數的減少,對城鎮調查失業率會有影響,但這部分會在鄉村調查失業率中有所反映。我國鄉村地區主要以農業就業為主,經營農村家庭承包地比較普遍,失業率水平低于城鎮地區。
付凌暉指出,總的看,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不會低估全國失業情況,能夠客觀反映真實就業情況。從歷史看,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也客觀反映城鎮就業變化情況。比如2020年年初,受疫情沖擊,城鎮就業壓力陡然增大,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上升。隨著各項穩經濟政策出臺,經濟運行逐步穩定,調查失業率也逐步回落。
付凌暉稱,從今年情況看,經濟運行整體恢復向好,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回落。但也要看到,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部分群體失業率較高,這在失業率調查中也得到了客觀反映。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方法、統計對象、統計標準與國際接軌,能夠客觀反映調查失業率整體情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