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9月23日電 (記者 張強)由安徽博物院、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從透納到萊頓——英國繪畫的黃金時代”藝術展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展出。這次展覽是安徽首個大型西方油畫真跡展,包含66件畫作和部分藝術珍品,共計99件(套),囊括了19世紀英國重要畫家。
合肥市民在展廳拍照留念。張婭子 攝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本次展覽策展人王夢迪說,進入19世紀,社會變革為英國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工業革命和科技發展為畫家在思想領域、生活環境、繪畫題材以及表現形式等方面帶來諸多影響,促成英國繪畫長達幾十年的“黃金時代”,對英國本土藝術乃至當時的歐洲主流繪畫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從海景、鄉村、城市到家庭、人物、生活……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幅幅作品勾勒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風貌與世情,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狄更斯筆下那個“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這次展覽中許多展品都講述著中英文化交流的故事以及兩國之間的文化共通性。”王夢迪舉例說道,壁紙是英國裝飾工藝發展的重要部分,“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里斯設計的壁紙與中國傳統瓷繪有著相似之處,兩者圖案內容多以動植物紋樣為主,強調圖案的對稱性,運用復雜的幾何結構,讓大自然的旺盛生機躍然眼前。
合肥市民在參觀展覽。張婭子 攝
再如,中國古人將頭發喻指為“青絲”,結發同心更有“一寸同心縷”的詩意表達。英國人在19世紀中期掀起用頭發制作珠寶的熱潮,以發絲作為制作的原材料,具有獨一無二性,借此來傳達美好的情意。
王夢迪介紹,以唯美主義為代表,19世紀的英國畫家非常喜愛中國瓷器,并掀起一股收藏潮流。這次展覽精選了部分當時中國外銷到英國的瓷器。
其中,英國畫家威廉·奎勒·奧查森創作的油畫作品《中式立柜》,將英國古代家具與具有東方特征的藝術品結合在一起,畫中的物品有青花瓷器、玻璃器皿、陶瓷杯以及扇子。這種物品風格與產地的混合搭配,是英國室內美學典型的式樣。
在前期布展時,王夢迪與英方工作人員產生了一些文化“碰撞”。她再次舉例說道:“這次展覽中有件展品——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世界文明館館藏的清代青花瓷碗,我們根據碗底落款發現這只瓷碗被倒放了一百多年。得知這一消息,英方工作人員表示回去會申請改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