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202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分論壇首次對外發布典型案例,紹興市蜻蜓池生態修復案例成功入選。
蜻蜓池位于紹興市越城區迪蕩街道東大池公園內,水域面積8700平方米,是運河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周邊居民講述,這里因狀如展翅蜻蜓且相傳常有成群蜻蜓飛舞點水而得名。但在過去10多年里,并不怎么看得到低飛的蟲類或鳥類。“很臟很臭。”居民鐘嚴法說,從他家窗戶望下去正好能看到整片蜻蜓池,每到夏季,池水的腥臭味會順著空氣飄到家里。”迪蕩街道都泗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王萍說,那時候,蜻蜓池因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染物導致黑臭,周邊老百姓飽受困擾,“我們曾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大多治標不治本,一遇極端天氣就又死灰復燃。”
2021年8月,借紹興市水生態修復契機,越城區委托紹興市原水集團下屬清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蜻蜓池率先開展水生態修復工作。“我們使用了一種凈水型水生態系統構建技術。就是充分利用沉水植物和藻類的競爭關系,魚類、貝類和藻類的捕食關系,通過種植、培育等手法干預,強化食物鏈,重構穩定的水生態系統。”公司技術人員余博識告訴記者。
僅僅兩個月后,完成修復的蜻蜓池獲得了新生,水質由治理前的劣Ⅴ類提升至Ⅲ類水標準,且在之后始終保持良好狀態。余博識表示,蜻蜓池是該水生態修復技術的首批試點對象之一,從目前來看也是成效突出的一個樣本。
如今,蜻蜓池成了周邊市民喜愛的好去處。秋雨后放晴,無數蜻蜓翩然而至,成為野趣橫生的自然詩境。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陽光直射的水面下,肉眼可見層次分明、物種豐富的“水下森林”。常年負責打撈落葉的河道保潔師傅說:“蜻蜓池變美的秘訣就藏在水下。”水上水下的美景,也讓眾多攝影愛好者把關注的目光聚焦到這里。
蜻蜓池在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上成功入選典型案例,更為紹興市深入實施水生態修復,推動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支撐。紹興市治水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蜻蜓池治理為樣板,全力推動紹興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為改善大運河沿線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推動古老運河重煥時代活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更多紹興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