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農田上,數臺插秧機來回穿梭,隨著機械爪轉動,一叢一叢的小秧苗從苗床有序抽出,植入泥土。這是陽江陽春陂面鎮石尾村的春播現場,轉眼間,目之所及已鋪滿新綠。
看著自家的田早早插好了秧,村民仙姐笑容舒展:“有阿婷在,耙田、插秧、噴藥、撒肥、收谷、晾曬都不用自己干,我就等著賣糧、收款。”
仙姐口中的阿婷,是陽春市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主任、智慧三農(陽春市)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負責人吳柔婷。她同時也是全省2252名村級托管員中的一員,被鄉親們親切地喚作“田管家”。
3月末,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期,在南粵大地,由市(縣、區)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鎮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站以及村級托管員共同組成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大軍活躍在田間地頭,成為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的現代農業生產先鋒隊。
誰來種地?
“田管家”讓農戶當上“放心掌柜”
與許多農村一樣,石尾村的年輕勞力大多外出務工、經商,種田的擔子很大一部分壓在了留守的婦女、老人身上,甚至一度出現撂荒地。
“農戶耕不了或耕不過來的水稻田,我們都可以幫忙種。”吳柔婷說,陽春市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現在有各類農業機械88臺套、農機手40余名,能為農戶提供耕整地、播種、育秧、插秧、施肥、澆灌、植保、收獲、烘干等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
“托管員的角色至關重要,架起了農服組織和農戶之間溝通的橋梁,既讓農戶放心,也讓服務組織省心。”陽春市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主任、陽江市宏大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家琨說,“哪里的農戶有需要,他們就第一時間響應。”
一個托管員就是一支農服機動小分隊。該托管運營中心有近60名托管員,遍布陽春各個自然村,每個托管員負責一片區域,農忙時也會互相幫忙。
“你的地,我來種,減成本,增收益”,在托管運營中心的宣傳畫報上,一行標語道出了農業托管服務的優勢。陽春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經濟合作指導股股長凌亞懂告訴記者:“農業托管服務既可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解放農戶勞動力,又能減少農田丟荒,確保糧食安全。”
“有條件的村會將轄區內丟荒、棄耕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交由托管中心全程托管、復耕復種。”凌亞懂說,今年以來,陽春市已簽約托管3200多畝撂荒耕地。其中,僅崗美鎮崗南、崗北兩個村,撂荒耕地流轉面積就達970畝。
如何種地?
讓農戶足不出戶“點單”托管
春耕時節,農事繁忙,怎樣才能更快速、更精準地找到“田管家”呢?
為此,省農業農村廳推動生產托管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在全省推出“粵農服”托管助手小程序,實現了從服務下單、合同簽訂、作業監管、作業驗收到資金支付的全流程線上化。
“現在有了‘粵農服’小程序,農戶有什么需求,只需要托管員在平臺上操作申請就可以了。”吳柔婷一邊說著,一邊展示“粵農服”里各項服務內容及操作方式。
吳柔婷說,服務中心不僅能為農戶提供“套餐式”服務,還能提供單環節或多環節托管的“菜單式”服務。
“‘套餐式’服務相當于把稻田放進了‘托管班’,不僅省心省事,還增收了。”綠動合作社負責人陳大宏告訴記者,全程托管后,除去流轉費、農資費和托管費,每畝地的年利潤是900多元,比托管前多了200元左右,“主要省去了插秧、防治、整地、收割等環節額外的人工費和農機手費用”。
比起面向種植大戶的“套餐式”服務,“菜單式”服務更受大部分小農戶青睞。
“在大戶的示范帶動下,石尾村共有400多戶農戶的1300畝水稻,購買了單環節或多環節的生產服務。”吳柔婷說,今年春耕,更多農戶選擇了插秧服務和無人機飛防,嘗到甜頭后,農戶繼續托管的意愿更高了。
據省農業農村廳初步統計,全省春耕備耕期間,近萬個生產托管服務組織活躍在田間地頭,成為了現代農業生產先鋒隊,全省春耕生產開展托管服務面積達504萬畝,占全省水稻春播面積的47.3%,服務帶動小農戶13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