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烏龍茗茶,聽一曲南音古韻,到海絲古城泉州,赴一場藝術盛宴。11月22日至27日,以“多彩海絲、文明互鑒”為主題的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福建泉州舉辦。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個文化團體,在泉州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盛會,共計1200多名藝術家、專家學者和國際友人參與。這場傳承絲路精神、聚焦海絲文明、促進民心相通的藝術盛會,展現了各國絢爛多姿的民族文化,表達了人們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烈愿望。
一次歷史與現實的對話
千年之前,萬國揚帆、市井十洲,造就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千年之后,一臺民族歌劇《大海承諾》,將東西方藝術融為一體,再現了當年祖先遠渡重洋的傳奇故事,也拉開了這場藝術盛會的序幕。
木偶戲、南音、閩南童謠……整臺演出充滿了泉州元素。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人偶同臺,特別是創造性融入泉州提線木偶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記者注意到,歌劇中的木偶以剪影的形式,巧妙地投映在特定位置,舞臺上因此形成真人表演、木偶表演、剪影投映三個視覺點,給觀眾帶來多層次的藝術享受。此外,與傳統木偶藝人一般身穿黑色演出服不同,這臺歌劇木偶藝人的演出服上,繪有公元10世紀海絲沿線國家的人文景觀和建筑風貌。歌劇在音樂選擇上,博采東西方文化之長,融合了西方的交響樂,以及南音等民間曲藝和泉州傳統的民歌、漁歌。
一次民族性與世界性的交融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要重視‘和’的概念,保護文化多樣性。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和而不同’‘以他平他謂之和’。‘一帶一路’沿線的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之間的文化對話不是用某一種文化代替其他的文化,而是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交流,實現‘美美與共’。”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在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藝術發展論壇上這樣表示。
作為本屆藝術節的核心項目,藝術發展論壇吸引了眾多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大家從不同領域、不同視角詮釋多元文化的魅力,增進文明互鑒。法中文化交流協會主席于貝爾·馬薩利說,論壇推動了中外藝術家多元和諧交流,互相借鑒學習,互相關心、彼此共鳴,這種交流互鑒必將迸發出令人驚嘆的創造力。
小木偶擔當文化“大使者”。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同樣是本屆藝術節的核心項目,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藝術團隊的藝術家走進泉州,帶來了70余場精彩演出。“中國的舞臺很專業,觀眾也很棒。”成功完成在中國的首秀后,俄羅斯木偶表演藝術家葉夫根尼索洛維耶夫和尤利婭里克特倚靠在墻角邊這樣低聲交流。
偶戲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文化底蘊深厚的泉州孕育出提線木偶戲、布袋木偶戲等不同形式的偶戲,這些偶戲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不斷借鑒學習,吸收不同元素。“這些年,對外交流活動最多的時候,一年20多場,遍及五大洲。”泉州木偶劇團二級演員張弓,已從事木偶表演40余年。對外交流的過程中,張弓發現“老外”的表演蘊含了抽象、幽默等元素,這引發了他的思考和探索,“新的元素,有助于我們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提升,讓木偶表演常演常新。”
一次藝術與生活的碰撞
小朋友被捏面人吸引,在展柜前聚精會神地看著;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凡技藝,讓參觀者時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在新落成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吸引了許多參觀者的目光。作為藝術節的重要活動,海絲非遺展共有來自亞、非、歐12個國家的130個非遺項目、千余件展品,它們通過非遺傳承人與藝術家的現場展示,變得鮮活而有趣。
“風箏雖然常見,但是背后大有學問。以龍頭風箏為例,一個拳頭大小的龍頭,需要用186根竹條,有80多個節點,小小的龍頭后邊,拖著長達5米的龍身,放飛時身姿優美。”在國內展區,非遺傳承人郭洪利正講解濰坊風箏的奧秘。
在國際展區,意大利西西里馬車彩繪、土耳其彩瓷、伊朗波斯地毯、南非獸皮畫、馬來西亞蠟染……個個來頭不小,每個項目幾乎都可以代表該項藝術在參展國家中的最高水準。記者發現,不少好奇的參觀者在志愿者的幫助下,與這些項目的傳承人輕聲交流,希望一探究竟。
一條海上絲路,萬千非遺瑰寶。泉州歷來十分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目前擁有縣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461個,是中國唯一囊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三大名錄(冊)的城市。近年來,泉州加大非遺傳播基地建設,建成梨園古典劇院、南音藝苑、木偶劇院等文化場館,進一步推動了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劉成志 高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