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近年來在山東,為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山東省文聯、省雜技藝術家協會高度重視魔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山東省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孟燕告訴記者,一定意義上,魔術行業也是“角兒的藝術”,只有推出更多的新秀骨干,魔術事業才能真正繁榮起來。
來自沂蒙革命老區的劉慶宇,從小便對魔術非常著迷。十幾歲進入魔術圈至今,劉慶宇代表山東在全國的很多魔術比賽拿了大獎,也是目前山東魔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新秀人才之一。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一下子就入迷了。”劉慶宇說,自從了解到世界上有魔術這門藝術時,他便開始仔細地研究。有時候還拿紙張、木棒自制道具,模仿名家的表演。
變化出現在劉慶宇去臨沂市一家魔術道具店打工時。道具店的老板也是當地的一位知名魔術師,看到劉慶宇對魔術如此熱愛,老板欣然答應了他的拜師學習請求。從那時開始,劉慶宇一邊在魔術道具店打工,一邊研究魔術的表演技巧。課余打工掙來的錢,他也全部拿來買了魔術道具。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摩拳擦掌的劉慶宇首次參加全國魔術比賽,一舉獲得大賽金獎。其后,他又陸續參加了多場全國性的魔術比賽,均取得了不錯的名次。
臺上的魔術表演看似光鮮,魔術師在臺下的付出鮮有人知。劉慶宇說,很多魔術非常危險,尤其是在排演環節,受傷是家常便飯。這些年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受一次傷便拍照留念,為的是鞭策自己繼續努力,只有拿更多的獎牌才能對得起受過的傷。
創作新節目是劉慶宇近年來非常關注的方面。今年的第十一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評選中,劉慶宇和團隊創作的魔術《春夏秋冬》一舉獲得雜技類三等獎。作品中,劉慶宇扮演“俠客”,通過一年四季的變化,分別變出斗笠、樂器、花瓣等。
與劉慶宇相比,來自濟南市的張云峰在拜師方面更有優勢。他出生在魔術世家,往上推4代都有親人從事魔術行業。
2014年,從小在魔術圈耳濡目染的張云峰,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魔術世家”。這幾年,他的公司與濟南一家民營企業合作,每月定期在對方的小劇場舉辦魔術專場演出,人均票價80元左右,上座率非常不錯。
什么是魔術?張云峰有自己的理解。他說,魔術就是“造夢的過程”。
在張云峰看來,目前山東乃至全國的魔術,與國外先進的經驗比起來,仍有一些不足,包括節目創新性不夠、缺乏營銷等。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具觀賞性,近年來張云峰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創新為根本,吸收借鑒國外的運作模式,對作品進行包裝,主動走進景區、商場、企業等。
“魔術市場潛力很大,中國未來一定會出現以魔術為主題的酒店、景區等。”張云峰介紹,目前國內的魔術從業者有兩個大的發展方向,一是演出,二是做培訓和商業零售。他舉例說,“魔術世家”在濟南的一家景區開設了魔術體驗店,一方面有表演,另一方面銷售魔術道具。孩子們花100元左右就能買一件魔術道具,不僅能開發智力,鍛煉動手能力,還能從小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這方面的市場很大。
這些年,張云峰也十分關注山東省內的魔術市場。他表示,如今在山東喜歡玩魔術的,有職業魔術師,也有業余愛好者,很多愛好者來自高校。而來自高校的學生們,因為文化素養高,如果加以培養,未來極有可能涌現出中國的魔術名家。
孟燕表示,明年起,山東計劃策劃籌備全省的魔術藝術委員會,并成立“山東高校魔術藝術聯盟”。通過強化對青年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的素質提升,提高對山東魔術的包裝營銷技能,進而推出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力的魔術名家,助力魔術更好地融入旅游,滿足民眾的精神文化新需求。(記者 蘇銳)
關鍵詞: 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