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文
“和《山河袈裟》一樣,《致江東父老》斷斷續續寫了十年,有好多篇都是一次次重寫的結果。”作家李修文的散文新作《致江東父老》近日面世,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熱愛寫作,當真正成為精神依仗的東西越來越少時,寫作成為他無可替代的內心依仗。
“賈寶玉”“林黛玉”今天還在
“如果說有什么抱負的話,我的抱負就是下定了決心為那些失意的人或事,建一座紀念碑。”李修文說。
在《致江東父老》中,李修文從落魄的民間藝人,寫到與孩子失散的中年男人;從過了氣的女演員,寫到生產線上的工人……這些典型的中國式面孔,經過李修文的提煉和再造,成為一個個文學人物。他們超出了現實意義上的“真實”,成為李修文筆下的美學。
之所以寫《致江東父老》,是因為李修文相信,某種相對典型的中國式面孔,在今天流行的敘事里越來越安放不下,“我要找回他們,寫下他們。”李修文常常自問,在還房貸的隊伍里,在CBD痛哭的人群里,在各種素食或長跑的隊伍里,賈寶玉還在不在?林黛玉還在不在?“我覺得他們都還在,所以,寫下他們,寫好他們,一直是我的夙愿。”
李修文此番寫作運用了不同的文體,《我亦逢場作戲人》像個人的口述史,《白楊樹下》真實虛幻交雜如小說,《在春天哭泣》是和尚和詩人的寓言,《小站秘史》突然出現的白馬又仿佛傳奇……文章與形式相映成趣,寫作疆域在擴大。
他說,繼《山河袈裟》之后,半年后才開始這本書的寫作。但許許多多的材料、人事、情境,十幾年來卻在不斷地和他發生著聯系,“在寫《山河袈裟》的過程當中,其實這本書里的很多篇章,我已寫下了不少細節。”此外,在他看來,相比《山河袈裟》,《致江東父老》里生活本身的質感更加充足一些,“我希望通過《致江東父老》,讓自己從一種有名有姓的寫作變成無名無姓的寫作。”
對此作家李洱評價道,李修文重新在風雪當中看到廣大的人群,聽到人們的嘆息聲、喘息聲,寫那些失意人、滾爬跌倒的人,寫得特別熱烈、蒼涼、悲愴。
動用各種元素開拓散文疆土
對于李修文來說,完成這部書,他還有另一個雄偉的抱負,他想寫出中國式的文章,想從自己的筆下召喚出具有源頭意義的中國文章之氣。
李修文來自湖北荊州,他無限神往地說,楚人的文化傳統深厚,甚至一直到了夜晚也要筑起高臺,環繞火堆唱歌,發出自己的禱告。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了屈原,產生了那么多陰陽難辨的上天入地式的作品。“這些不僅是我身體上的故鄉,也是我個人美學的故鄉。”他迷戀于故鄉里的文化際遇,楚劇、漢劇、豫劇、荊州花鼓戲,還有漁鼓調……他喜愛各種各樣戲曲形式,戲曲帶給他的滋養,深深影響了他的文學道路。
在傳統文化的養育下,李修文有志愿寫出類似《古詩十九首》氣質的作品,“十九首的每一首都深深地站立在日常生活中,明確,堅實,靜水深流,有一種日常生活的正當之氣,這樣的作品,不僅僅是風格,而是風格的源頭,也不僅僅是個人美學,而是個人美學的源頭。”李修文說,當他行走在李白、杜甫、王安石、蘇東坡行走過的道路的時候,他感受到,某種古老的傳統、某種古老的情感在激活。在李修文看來,古人不會深陷在某種專業生活里無法自拔,他們的文章只是他們生存和掙扎于世的證據,他們向山水張開,向時間張開,他們讓自己的身體作為容器去接納山水、歷史與時間,同時,又讓自己的身體作為一根強勁而敏感的神經去感受著它們,最終,他們通過這種相遇,完成了對自己的命名,也完成了和他們所處時代的共鳴。
李修文想寫中國式文章,但更是今人的中國式文章。他動用各種手段,戲劇、音樂、電影、小說,讓這些元素全都作用于散文,在他看來,這才是替這一文體去開疆拓土的人間正道。“在《致江東父老》這本書里,有時候我會動用小說手段,有時候會使用口述史和書信體等等形式,這無非是說明,我希望我們的散文應該重新出發,去觸摸一種能夠盡可能承載我們更多審美感受的生命力。”
對此文學評論家張莉說,散文到今天,慢慢被雞湯所困擾的時候,作家重回文學傳統內部,找到中國式文章,這是李修文追求的很重要的東西。
當編劇一事無成卻磨礪寫作
多年前,李修文寫下長篇小說《滴淚痣》《捆綁上天堂》引起熱烈反響,但他的第三部沒了下文,他停了筆,轉而寫起了劇本。
多年后,李修文這樣回應道,他前后寫了十幾個劇本,真正拍出來的只有兩三個。“我寫完兩部長篇小說之后,真是一個字都再也寫不出來了。沒辦法了,想起自己喜歡影視劇,喜歡戲曲,也就出門到處跑,跟著一個個劇組去干活,但是,又幾乎沒有干成過一個活。”他說,那些年,影視界特別亂,好多項目聽上去都是花團錦簇,但沒兩天老板就被抓了。他經常是投入了半年一年,很快卻被人家找個理由就掃地出門了。
但他感謝編劇生涯,直到現在這個身份依然在他身上延續。在李修文看來,現在有很多作家不善于講故事,但做編劇不一樣,要面對出品人講故事,要面對審查者講故事,要給合作者講故事。而在一遍遍講故事的過程中,會不斷確認自己,確認效果。“所以僅此一點而言,它對我寫作的姿態,還有與受眾的關系,影響就很大。”李修文說,影視不是孤家寡人寫作,要不斷出門與他人合作,行走的空間疆域不斷擴大,和那些過去的陌生人、陌生情境相遇的也越來越多。正因為如此,他作為寫作者的地理的步伐、內心的氣象也因此博大、豁達。
涉足影視劇的工作,于李修文而言幾乎是救命稻草,“很難想象,沒有十多年的泥牛入海東奔西走,我的寫作怎么可能得以繼續?”那些年里,李修文趴在河灘上寫過東西,半夜里被叫醒寫過東西,甚至在大佬們的酒局上寫過東西。他笑道,他現在幾乎可以做到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場所,只要想寫就能馬上開始寫。(路艷霞)
關鍵詞: 李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