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 攝
走進位于國貿商圈的世紀財富中心,沿扶梯而上,透過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建投書局的燈牌已經提前映入眼簾。對于整日處在快節奏工作狀態的白領們來說,這樣一處隱秘之地,正是放松心靈的好去處。而這家深藏在寫字樓中的書店,近日入選了2019年北京特色書店名錄,同時躋身十家“最美書店”榜單。
故宮紅城墻灰的藝術范兒
寒冷的冬日里,走進建投書局國貿店,溫暖的感覺撲面而來。故宮紅、城墻灰的主色調,十根華表柱造型的書架,50米長的書墻一覽無余……處處彰顯著典雅、大氣的格調,像極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氣質。而柔軟的皮質沙發、卡通的“局君”指示牌、手抄的黑板報……這些充滿質感的細節設計,讓讀者很容易就走進去、坐下來,享受書香的寧靜。
走到書架盡頭,一轉彎,狹長的紅色通道兩旁整齊地懸掛著許多知名畫作。一位讀者說,能在書店里看到這么專業而且免費的展覽,這種福利讓她有點驚喜。另一側展示墻面上,懸掛著白色的涂鴉板,上面有路人的簽名,也有隨手涂鴉的卡通畫,還有不少顯然是在臨摹原作的經典圖案,有些畫得還頗具藝術感。“這些涂鴉和原作放在一起看,更有意思了。”畫展主辦方、上海左右美術館理事會理事周靜告訴記者,此次北京展特意設置了互動涂鴉的環節,就是希望讓藝術品和普通人走得更近。之所以選擇在建投書局展出,也是看中書店環境的親和力。“去美術館可能太正式太專業了,讓人有距離感,而書店本身就有文化氛圍,公共空間讓大家有更多機會去接觸藝術品。”
其實,此類展覽正是建投書局的特色之一。在這條紅色的藝術長廊上,“70年70人,我與祖國同在”主題攝影展、《黃河十四走》藝術回顧展、“巴黎在等待”藝術展等展覽曾先后登場,讓讀者在逛書店的同時,不知不覺中感受藝術之美。
通過傳記的視角認識世界
如果說藝術環境的營造是一種附加值,那么,在圖書選品上的獨樹一幟才是書店真正的靈魂所在。傳記,就是建投書局的靈魂。
“文學家”“思想家”“經濟學家”“社會科學家”“未來夢想家”……在這些標簽下,建投書局國貿店的2萬余冊圖書都以“傳記主題”進行分類。室內10根華表柱造型的書架則重點呈現“國家、城市、文化、人”的傳記主題精選書目。
記者探訪時,正趕上工作人員在為“群星閃耀時·大國脊梁”系列主題人物展布展。書店的內容策劃張澤晗介紹,“大國脊梁”系列主題人物展每月更新一期,已經連續推出了李大釗、魯迅、錢學森、徐悲鴻四期。“現在正在布展的是林巧稚人物主題展,除了她本人的傳記,我們還設計了一份女性書單和醫學書單作為補充。”通過一個人物,了解一個行業、一段歷史乃至國家的發展脈絡,策展人的巧思全都凝聚在了這份書單之中,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選書思路。
為了滿足周邊商務人群對高品質內容的閱讀需求,建投書局國貿店還以策展的思路,按照“局君的閱讀主張”“JIC周末書單”“CBD的觀看之道”等主題對圖書進行提案式陳列,并定期更新,精準推薦主題、內容和質感俱佳的圖書。此外,市面上少見的一些外文書也可以在這找到。
下午五點,鄰近下班的孫女士并沒有著急回家,而是先來到辦公室樓下的建投書局選書。從事金融行業的她工作繁忙,快速精準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書是她的第一訴求。“我比較偏愛政治、歷史方面的書,網絡上選書太多了無從下手,推薦的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暢銷書,在這里我只要按特色分類,就特別容易挑到合適的書。”作為這家店的忠實讀者,她告訴記者,“這里的美不是網紅書店那種美,它是美在內涵。”
“不止于書”的文化空間
“書店+文創+咖啡”的模式已經不新鮮了,但建投書局自營的傳記咖啡館仍會讓人眼前一亮。翡冷翠的一夜、帕斯卡的蘆葦、蘇格拉底的美德……每一杯咖啡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大師的故事,就連椅背上也印著莎士比亞、伽利略、莫扎特等大師們的肖像。當你品嘗咖啡時,似乎也在與這些偉人們的思想隔空交流。
工作日的下午,寬敞的咖啡館里幾乎滿座,這里是白領們的自習室,也是會客間。有人讀書,有人隔著玻璃窗欣賞街景,也有組團來這里進行頭腦風暴的。“相比人擠人的連鎖咖啡店,這里的環境更好,更安靜,而且咖啡也很專業。”在附近工作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特別正式的會議,她更喜歡約人在這兒談點工作,彼此都能放松。
和很多開在商圈里的書店不同,建投書局國貿店的客流集中在工作日。到了周末,書店反而會安靜下來,這時候最有人氣的是兒童館。積木造型的書架、動物造型的木椅、精美的童書繪本,都吸引著周邊的居民來遛娃、看書。
還有一處區域人氣很旺,這就是書局的活動區。從今年4月開業以來,這家店已經舉辦了上百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活動。
打造“不止于書”的文化空間,讓這家隱身于鬧市的特色書店得到了越來越多讀者的認可。“我們的定位就是CBD里的一片精神綠洲,希望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給大家提供一個場所,讓心靈得到休息和滋養。”店長于景媛如是說。(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