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的壓軸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將以240余件(套)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的規模亮相,這也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
展覽分為“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匯集了自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240余件(套),總共700余件,其中還有41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近40件孔子文化題材美術作品。
記者從25日的發布會獲悉,展覽以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基礎,同時還商借了孔子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等單位的文物以及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東漢《熹平石經》殘石,《熹平石經》是中國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孔子博物館藏的商周十供等孔廟禮器,為乾隆皇帝御賜孔廟供器珍品;甘肅省博物館藏的《儀禮》簡,則是目前所見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包含9篇《儀禮》的手寫本經書,在我國所有出土的簡犢中,保存最完整,大多數墨跡如初,雖稍有殘損,但每一篇首尾俱全,保存了原書的編題、尾題、頁碼和順序,對研究漢代經學和《儀禮》的版本具有重要價值。
展覽除了選取大量的文獻資料外,還為說明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萌芽和發展選取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玉器,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竹簡等典型文物,展覽的展品時間跨度長、種類豐富。
此外,該展還配以多種相關輔助展品,并運用多媒體展示方式,讓文物能夠“活”起來、使孔子及其思想得以讓觀眾得到更直觀的表現、更明確的解讀。包括不同題材的《圣跡圖》多媒體展示、孔子文化主題沉浸式體驗、孔子文化知識問答、“仁”字演變互動、四子侍坐VR展示、各國版本《論語》書流互動等。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從12月27日展出至2020年的3月27日。(記者 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