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安徽繁昌縣文物主管部門獲悉,繁昌縣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字洞遺址、繁昌窯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準。兩項考古發掘項目的獲批,對推動人字洞、繁昌窯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建設和古人類、古窯址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繁昌人字洞遺址是距今200萬—260萬年已發現亞洲地區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之一,自1998年5月發現以來,先后經過7次正式發掘,發掘深度8.5米。此次發掘工作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持,目前繁昌縣已與該所簽訂合作協議,時隔21年重啟人字洞遺址發掘和綜合研究項目,并將在繁昌成立“中科院古脊椎所工作站”,系統開展考古發掘、修復及科研工作。
繁昌窯遺址位于繁昌縣城南郊,創燒于五代,興盛于北宋早、中期,最早采用“二元配方”制瓷方法,比景德鎮還要早300余年,是中國青白瓷的發源地之一。200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正式發掘,其龍窯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龍窯。此次獲批發掘面積800平方米,發掘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