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縣城向南約40公里處的一個幾公里崗地上,5000多年前孕育了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的凌家灘文化。
11日,記者跟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來到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秘長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凌家灘遺址。
1985年秋天,含山縣長崗村村民在崗地上挖坑葬墳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玉器,便報告給當地文物部門。經過試發掘和專家論證,1987年,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大幕正式開啟,凌家灘遺址的神秘面紗被逐步揭開。
經過30多年的發掘,總面積超220萬平方米的凌家灘遺址,發掘面積共4780平方米,發現祭壇1處、墓葬68座、環壕2處、大型紅燒土塊遺跡1處;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貴文物1100多件。
6月11日,考古人員攜當地村民對凌家灘遺址紅燒土遺跡片區進行清淤。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
截至目前,安徽已完成凌家灘遺址區域系統調查面積300余平方公里,勘探面積100萬平方米,發現田王、李崗、單王橋等遺跡點,進一步明確凌家灘遺址整個聚落的結構、社會組織、經濟形態和人地關系。
其中,有許多發現至今還是未解之謎,專家無法給予解答。
安徽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吳衛紅舉例說到,在凌家灘出土的玉人身上發現了直徑比發絲還細的微孔,而且所有鉆孔的摩擦痕都十分規整、平行,這在當時是怎么做到的,現在還不得而知。“有的玉人不僅穿衣戴帽,而且佩戴首飾,這顛覆了我們對遠古人茹毛飲血、光膀打獵的傳統認知。”
吳衛紅說,凌家灘遺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具有標志性地位,在玉器的多元材料、磨制與切割技術、肖生玉的復雜類型、陰刻線琢磨工藝、原始宗教信仰和“天地四方”的概念等許多方面獨樹一幟,成為東亞遠古文明手工業技藝的標竿和驕傲,同時對當時氏族社會的組織結構與國家形態的出現,產生了重大影響。
6月11日,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文物修復師修復凌家灘遺址出土文物。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
走進凌家灘考古遺址公園,里面有凌家灘墓葬祭祀區、研學旅游基地、文物陳列館、文物修復中心等,全面展示了凌家灘遺址的前世今生。
近年來,中國各級文物部門斥巨資打造了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吳衛紅認為,“30多年發掘4000多平方米,揭秘凌家灘遺址還需要幾代考古人的繼續努力。”
近日,安徽凌家灘遺址發掘工作再次啟動,主要發掘地點位于崗地南端的紅燒土密集分布區。記者在紅燒土考古發掘現場看到,數十名身穿紅色馬甲的考古工作人員在對紅燒土層進行清淤。不遠處是三三兩兩的民居。
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現任領隊張小雷介紹,本次發掘面積500平方米,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即每隔10米左右布一條長30-40米、寬2米的長探溝,以了解宏觀布局。同時按照中國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意見,揭露至紅燒土層面即停止下挖,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論證后研究提后續工作思路。
該項發掘作為長江流域5處區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納入到新一輪“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
張小雷說,有專家猜測凌家灘遺址是一座古城,這次發掘的紅燒土區域,可能是一處大型的公共建筑。“這些說法都需要對凌家灘遺址整體布局的摸底和進一步發掘,這也是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