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漢代以后,陰陽學說盛行,五月作為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所在的月份,被賦予新的解釋含義,所謂“陰陽爭,死生分”,從夏至這天開始,天地間陰陽發生轉換,此后陰盛陽衰,對古人來說,這個時間點同“端五”一樣重要,因為時間相近,有學者考證,兩大節日習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實現合流,本為夏至節慶食物的粽子(古稱“角黍”)融入端午習俗中,早在人們食粽祭屈原之前,古人就在夏至、端午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緬懷祖先和祈禱神靈護佑。
為什么這么說呢,眾所周知,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如果粽子最初是為紀念他而出現的話,有關它的記載當出現在戰國末期或秦漢間,可至今這段時期的史料中尚未發現相關線索,文獻中較早提到關于端午節紀念屈原這一習俗的是東漢末應邵《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將系五彩絲習俗與屈原聯系起來,全無粽子蹤影。最早記載“角黍”的為西晉周處(久居中原)《風土記》中“仲夏端五,烹鶩角黍”,又“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鬃釉Q黍為五谷之長,這種生長在北方的農作物不僅用來作主食,還可釀酒,因其在先民飲食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豐年多黍”),每年都會在仲夏五月——黍成熟的月份舉行祭黍儀式和嘗新禮儀,“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將作為祭祀祖先和神靈之品的黍,獻給祖廟。漸漸地,以黍祭祀的傳統延續下來,將其煮熟后外以菰葉(茭白葉)包成牛角狀,是為粽子的雛形。形狀不能是方形,也不能是圓形,偏偏為角形,傳承自先民以牛角祭祀神靈的遺風,在夏至吃角黍有什么用呢?周處有一句話值得注意,“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在陰陽學說理論中,夏至這天是陰陽發生激烈變化的一天,用屬陰的菰葉包上屬陽的黍米,象征著陰陽二氣相互包裹、沒有分散,吃了它,有調劑陰陽的作用。隨著夏至端午習俗的合流,角黍被納入端午節必吃名單中,這時,還沒屈原什么事。
什么時候起,屈原與端午節食粽產生了關聯?這得從南朝梁時吳均寫的一部志怪小說《續齊諧記》說起。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后,楚國人甚是哀痛,“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屈原投江300年后,到漢代建武年間,有一天,長沙人歐回遇到一位自稱屈原的人,對他說,你們每年堅持對我祭祀,很好。但筒粽常常被江中蛟龍竊食,讓我很苦惱。希望你們以后祭祀我的時候,“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歐回依照他的要求告知周邊民眾,一傳十,十傳百,此后“世人作粽,并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吳均感念皇帝恩遇,卻空有報國熱情無處施展,終身只作到“奉朝請”這樣的閑散官,這種經歷與屈原何其相似,使他懷著對屈原的無限崇拜,在動亂不安的南朝局勢下,以志怪小說的形式抒發對屈原的熱愛和歌頌。有一個細節,吳均所說的筒粽是以竹筒貯米,與角黍不同,這就牽扯出南北方粽子起源和端午節習俗問題。
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米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在聞一多看來,“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吳越民族為了獲得祖先兼保護神蛟龍的護佑,不僅有斷發文身的風俗,在身體上刻畫著蛟龍的形狀,還會在五月五日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裹在樹葉里,一面往水里扔,獻給圖騰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還在急鼓聲中(那時許沒有鑼)劃著那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作競渡的游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吳越人祭龍的古老習俗,與北方以角黍祭祖之俗,其產生均是源于先民的生存需求,只是時間越往后,隨著南北方端午習俗的融合,到南北朝梁宗懔撰《荊楚歲時記》,稱“夏至節日食粽,周處謂為角黍,人并以新竹為筒粽”。北方角黍已與南方筒粽統稱為粽,它們曾都是端午節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時被用來紀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漸漸為糯米代替,不僅家家戶戶要包粽子,市場上也有粽子兜售,種類多、樣式巧。
看來,粽子和端午節的起源確實遠在屈原以前。只是越往后知道其形成原因的先民早已不在,人們也無法理解這些習俗活動的真正動機,于是依據各自想象,對其進行新的解說,若是這些解說附會上一些知名的歷史人物或是戲劇性的情節,更易吸引人們注意,從而口耳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