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驕陽似火,進入三伏天以來,上海進入“蒸籠”模式,夏日蟬叫鳥鳴似乎訴說著酷暑炎熱。“暑景方徂,時惟六月。大火飄光,炎氣酷烈。”古人對盛夏的感受都寫進了詩詞。古代沒有空調和電扇,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納涼?和現代相比,他們有何獨特的避暑方法?
古人優雅地表達“熱”
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那么,史上最熱夏天的溫度究竟有多高?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專家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公元1743年即乾隆八年也被稱為史上最熱的夏天。1942年和1999年夏季,華北先后出現了兩次極端高溫紀錄,分別為42.6℃、42.2℃,但是都低于乾隆八年最熱天氣2℃上下。
古代有多炎熱?文人墨客對于暑熱的感受和納涼方式在詩詞中多有記載。韓愈曾寫過一首《鄭群贈簟》,其中“自從五月困暑濕,如坐深甑遭蒸炊”一句中,他把暑熱比作炭窯和蒸鍋。唐代王轂在《苦熱行》中,把高溫環境比作大洪爐:“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面對暑熱,宋代戴復古感慨頗多,一口氣寫下了《大熱五首》,其中“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把高溫環境比作是熊熊燃燒的陶瓷磚瓦窯。唐代范燈在《六月》里寫道:“六月季夏天,身熱汗如漿”;宋代戴復古感到“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古人們用“雨”“潑”“漿”“流”來描繪人們在炎熱天氣里流汗的狀態,生動而形象。
白居易《消暑》寫出了“心靜自然涼”的體會。“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全詩寫的是納涼,從自家的庭院樓閣到附近的水榭涼亭都成為納涼勝處。唐代詩人韋莊《夏夜》云:“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墻。”炎炎夏夜,解衣納涼,但覺天上繁星閃動,荷花飄香、蛙聲陣陣。在古人眼中,此景此意,自然而然也涼快了。
夏趣納涼活動
“親水”是現代人避暑的選擇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古人有許多夏趣活動,消解暑意。
古代南方人最親水,如明清時的蘇州人,便喜歡水上納涼。清代顧祿《清嘉錄》談及“乘風涼”:“納涼,謂之乘風涼?;虿粗汩T萬年橋洞,或艤棹虎阜十字洋邊,或分集琳宮梵字水窗冰榭,隨意流連……”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六月”記錄,臨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邊集體納涼的風俗:“是日湖中畫舫,俱艤堤邊,納涼避暑。”
唐代劉禹錫喜歡在親水之處納涼,他寫道:“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宋代秦觀說:“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可見,對古人來說,有水的地方就有細風,有樹的地方就有陰涼,都是納涼好去處。
“大暑賞荷”也是古人過三伏天的習慣。宋代詩人蘇東坡《夜泛西湖》中描述:“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到明代,大暑賞荷之風則以蘇州為盛,蓋過了杭州。蘇州人把農歷六月二十四當成荷花的生日,這一天坐船賞荷最為壯觀。
古人喜愛大自然,夏日尤其樂于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戲。明代李時珍說,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古人云:“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藥補”,釣魚的修身養性作用不可小視。除了垂釣,人們喜愛的夏趣活動還有很多,比如養金魚、釣鱉、捕蛙、夏獵等。
古人還有一項雅趣就是讀書消夏。“書千卷,文百家。坐蒼苔,度長夏。”“南窗夢斷意索莫,床頭書卷空縱橫。”從這些詩句中可見,那時的人們常用讀書靜心和安神,緩解夏日燥熱。
古代的“冰箱”是怎樣的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用來盛冰降溫的大型容器——冰鑒,還有貯藏冰塊的冰窖。這些器具都和現代冰箱一樣有制冷效果。
古代并沒有制冰手段,用到的冰都取自大自然。古人在冬天采集大量冰塊,貯藏在冰窖中。冰窖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古人常用新鮮稻草跟蘆席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后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以作納涼使用。由于這樣儲存,每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所以古人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3倍。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陜西咸陽等地,都曾發現戰國時期的冰井。
《詩經》用生動質樸的筆觸描繪了古人鑿取冰塊、藏入冰窖的勞動情景:“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有學者認為,此處的“凌陰”即冰窖。因為冰塊的采集與貯藏成本太高,在古代能享受這一待遇的人大多是達官貴人。
北京故宮也建有“冰窖”。如今故宮開辟出的餐飲休息區不在少數,但獨獨火了“冰窖”,作庫房所用的“冰窖”也是故宮少見的半地下的建筑,這里冬暖夏涼,人在里面待著非常舒適。由于冰窖所處的自然環境宜人,這一塊區域有許多綠樹,吸引了鳥兒來筑巢,也成為故宮貓經常出沒的地方。
在唐代,還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它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水中涼氣緩緩送入屋中,或者利用簡易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簾”,使涼氣進入屋子。這樣的“涼屋”既綠色又環保,只是老百姓同樣很難享受。不過,古代百姓一般常在屋檐前面掛簾子,院子里搭涼棚,屋里放竹床竹凳,床頭安放石床或瓷枕等納涼。
古代也有冰淇淋
炎炎夏日,冰淇淋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消暑冷食。古代也有冰鎮制品,那時的冰淇淋又是怎樣的?
從文獻資料來看,《周禮》《詩經》記載了我國古人冬季采冰、夏季用冰的傳統。進入唐宋時期,民間飲食領域開始大量出現冰鎮制品。冰淇淋的基本成分是冰塊、牛奶和糖等,南宋時人筆記中就曾經記載過一道解暑飲料,名字叫作“乳糖真雪”。雖然其配方已無可考,但是從字面來看,它可能是一款冰水混合物的冷飲。宋代《東京夢華錄》更是描述了當時開封街市冷飲店遍地開花的場景:“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賣冰雪荔枝膏……”
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寫道,他在游歷中國時,在元朝皇帝忽必烈的皇宮里,見到了一種叫作“冰酪”的解暑食物。這是用冰塊、果汁和牛奶混合制成的冷飲,類似冰淇淋。在清末問世的一些小說和醫書中,冰淇淋也已作為一種常見冷食出現。如今,冰淇淋雪糕和冰棒成了夏日的代表食品之一。
明清以來,老百姓在伏天最盛行吃蓮子湯,養神益脾。在清代宮廷中,消暑冷食最出名的是冰碗,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鮮胡桃、淮山藥、棗泥糕等制成,有詩句將之稱為“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