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160g,山茱萸8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牡丹皮60g”,以上文字,中國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中藥方子,可如果問是什么方子,鮮有人了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黃丸”。要是再深究,這些藥有什么作用,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得出來了。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人禍導致疫災,成千上萬貧民百姓死于以傷寒病為代表的疾病和瘟疫。一個叫張機的河南人,面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痛下決心要懸壺濟世,造福一方。經過他的潛心研究,不斷實踐,最終將實踐和研究成果總結成書??墒墚敃r傳播工具的限制,這樣的書只能手抄相傳,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機所著的原書亡失。后來,一位名叫王叔和的晉朝人在機緣巧合下看到了這本書的斷簡殘章,并利用自己太醫令的身份,全力搜集該書的各種抄本,并最終找全了書中關于傷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成冊。宋仁宗時,一個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發現了一套被蟲蛀了的竹簡,書名為《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它的前半部分和王叔和整理成冊的書相似,后半部分則是論述雜病的。
王叔和、王洙各自整理的《傷寒論》和《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又經不斷整理總結流傳至今,后人根據這兩部典籍,倒推出中醫藥學經典名著——《傷寒雜病論》,作者張機,就是大名鼎鼎的“醫圣”——張仲景。
六味地黃丸這個方子可以上溯到《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原方叫八味腎氣丸,在上述六味中藥的基礎上,還有兩味藥。宋朝一個叫錢仲陽的兒科醫生,為治療小兒發育遲緩,而把醫圣張仲景的八味腎氣丸減去附子、肉桂余六味而成六味地黃丸,并流傳至今。
至于“八味”變“六味”所體現的中醫辨證施藥,六味地黃丸為什么要用“熟地黃”而不用“生地黃”,中醫藥學從張仲景和他的《傷寒雜病論》甚至更早的《黃帝內經》至今是如何傳承和發展的,敬請收看8月18日,由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聯合制作的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與中醫名家郝萬山一起,共同為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問診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