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什么樣?就以往的一些影視劇來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臉頰圓圓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
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發了種種關于唐代女子穿著打扮的議論,不少網友感嘆,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
資料圖: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事實真是如此嗎?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為美?
唐代女性穿著特點:保守還是開放?
就穿著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確別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妝流行的時候,只要愿意,可以瞬間變成唐代長安城里最酷的小妞。
唐代初期,女性日常服飾風尚大致是短衣長裙,繼承了襦裙式樣。“半臂”是一種短袖上衣,盛唐時,長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為最時髦的裝束,女子們在襦襖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
據說,也有些女子將半袖小衣當內衣穿,外穿一件長袖外衣,半袖小衣將外衣的雙肩撐起,起到墊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為美不同,看上去氣場十足。
曾有古代服飾研究者表示,唐代女裝的基本穿著是三件套:裙、衫、帔。到武周、開元前后,衫子的領口才開得較低。此種裝束一般也只在特定場合穿著,如在宮廷、閨房中。
“唐代服飾緊跟時代審美潮流而變。初唐流行窄瘦的小袖高腰長裙,清瘦修身;盛唐氣勢雄渾,女子服飾尺寸日益寬大,開始流行袒領,領口大且低,以女性的嫵媚、豪爽,打破了傳統服飾的封閉、隱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專欄作者吳鵬表示。
他提到,這一時期女子喜好男裝、戎裝的習俗,尤其凸顯了對男女平等意識的追求,反映了當時女子社會地位提高的歷史事實。
資料圖:此前,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婦女節”之際,以“大唐女神范兒”為主題披露了莫高窟中關于女性題材的經典壁畫,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圖為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的女供養人-段文杰臨摹》。敦煌研究院供圖
楊貴妃是否真是“胖美人”
穿衣打扮的種種時尚之外,唐代女子真的一直以胖為美嗎?
在論證唐代女子是否以胖為美時,楊貴妃是一個被經常提起的例子。傳說中,唐玄宗也很喜歡身體肥胖的楊貴妃。
《開元天寶遺事》里記載:“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藉其涼津沃肺。”
不過,楊貴妃的體型用“豐腴”形容似乎更合適。史料中記載“太真資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豐艷”二字即說明楊貴妃體態豐腴,皮膚白皙細膩,且容貌出眾。
而且楊貴妃擅長跳舞,舞姿優雅,這樣的人如果“肥胖”,比較難以理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說,親眼見過楊貴妃舞姿的李白曾描寫“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感嘆只有漢代身輕飄逸的趙飛燕才能與她相似。
審美的變化
此外,齊東方表示,考古發現并不支持將唐代女性定格為“袒胸露肌”、“以胖為美”這種籠統的結論。對唐代壁畫、石刻圖像等的排比和統計中可以看到,7世紀中葉以前,女性一般身材苗條,面部清秀。
到了8世紀中期,女性身材才稱得上豐頤;9世紀考古發現的女性形象減少,也并非都是肥胖類型。唐代女性“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集中在8世紀中期,即便這時仍有身材修長類型的女性。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的確,從一些出土文物來看,初唐女俑造型比較“苗條”,但到了盛唐,出土的女俑就開始“胖”了起來,而且,很多陶俑的形象都不太一致,發式及裝飾都有變化。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中曾提到,“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努力減肥的胖妹,我曾夢想生活在大唐,但后來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腫,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為美,你身邊同樣有苗條的閨蜜。”
有趣的是,還有記載稱“乃詔力士,令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頎長潔白五人。將以賜太子”。唐詩中亦常見用“細腰”、“窈窕”來形容美女。
齊東方認為,整體觀察唐代不同時期各類女性形象后,艷麗、端莊、干練、俊俏、華貴并充滿朝氣,才可概括為唐代的總體審美風尚,“說唐代女子以胖為美,以訛傳訛而已。這只是一段時期、一定范圍,一定的人才會‘以胖為美’。”
吳鵬則表示,唐代審美標準是開放多元的,以胖為美只是其中一種審美風尚,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誤解,更確切的表述應該是以壯碩長白即身材豐滿勻稱、身形修長、皮膚白皙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