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看到的城墻,就是明代遺留下來的,迄今已有近500年歷史。”87歲的張寶昌是新登古城的資深研究者,他的家就在古城墻腳下,“數百年來,新登古城墻雖飽受戰亂洗禮、風雨侵蝕,仍屹立如山,是浙江省保護最完整的古城墻。”
新登古城位于杭州市富陽區,舊名新城,古稱東安,于三國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置縣,1958年撤縣。古城墻環城而筑,高5至7米,原長約2100米,至今依然有1700多米保存完好。
“一朵蓮花聳碧霄,二水襟帶萬山朝。”古人以此形容新登。
“歷史上,新登古城曾經歷了‘三生三世’。”新登古城的故事,張寶昌如數家珍。其介紹,新登歷史上有過三次造城,唐初(公元684年)徐敬業起兵,百姓筑城墻,結束有縣無城的歷史;唐末(公元891年)杜秙pace歷時10個月筑城墻,保臨安,后人稱“杜秙pace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4年)范永齡筑城墻抗倭寇,修建明城。
1949年,新登解放,昔日威武高大的古城墻徹底告別了防御功能,逐漸與民居、小巷融為一體。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新登古城區日漸擁堵、環境混亂,一些房子還建于古城墻之上。
2017年,對新登古城來說是一個轉折。圍繞“建新城、復古城”的目標,按照“一城山水秀、十里花果香”的愿景,新登古城復興課題啟動,總體定位為“城墻上的江南古鎮”,實施顯城墻、拓城河、復城門、修建筑、留街巷等七大策略。
新登古城的一經一緯重新變得清晰:當地編制了《杭州市富陽區新登古城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等多個規劃,先后投入拆遷資金34.2億元,拆遷住戶1690戶、商鋪589戶、企事業單位86家,騰出空間1100余畝……
“騰出的空間,用于開展古城改造,包括秉賢街綜合整治、新城街綜合整治、城墻—城河綜合保護等。”古城改造負責人祝淑軍介紹,古城復興中最重要的是古城墻保護。
據悉,城墻—城河綜合保護工程分為三期,其中一期項目范圍為新城街以南、秉賢街東側,主要建設內容為徐玉蘭紀念館、越劇文化研究中心9個單體建筑、東安劇社、戲曲文化主題街及恢復部分古城面貌、城河整治及公園建設等,并按照“顯城墻、露城河”的建設理念推進。
“按照目前的進度,到今年國慶,新登古城南門到西門的古城墻將全部修復,可對外開放游覽;而秉賢街、新城街兩條老街也將投入運營,屆時將重現新登市井人文、商貿文化和民國歷史風采。”祝淑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