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黑色套裙出現在記者面前的張慧霞端莊典雅。在張慧霞位于廣州天河區的旗袍展示店里,每天都有很多顧客到店觀摩或定制旗袍。來廣州創業24年間,張慧霞白手起家,從東山口一間7平方米的小裁縫店,到如今在廣佛兩地開起十多家旗袍店,見證了“生活旗袍”概念在廣州的逐步流行;如今張慧霞一直還堅持著自己的手工旗袍,疫情期間,張慧霞還為廣州的400多位“抗疫巾幗英雄”送去了旗袍,張慧霞說,作為一名旗袍“守藝人”,她希望把旗袍文化傳播開來,讓中國旗袍走向世界,也讓嶺南派旗袍成為廣州的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當年懷揣1000元闖廣州
張慧霞來自山西,是地道的北方人,由于小時候家里人經常幫人做衣服,她從小就跟著奶奶學習針線活,據介紹,現在她在旗袍制作中各種獨特的針法都是跟奶奶學的;高中畢業后,張慧霞如愿地入讀服裝裁剪學校。畢業后,家人希望她能留在山西工作,但她決心來廣州闖蕩,而她想到的到廣州立足的方法就是在這里開一家服裝店。“我是把‘生活旗袍’概念帶入廣州的第一人。”張慧霞自豪地說。
她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的廣州人很少穿旗袍,當時一般只有酒樓的迎賓人員才會穿旗袍,一件旗袍加個白色披肩,便是這個行業的“工作服”。而走在大街上,鮮少看到有人穿旗袍。
當張慧霞跟父母說要在廣州開旗袍店時,父母一直反對。當時父母的理由是,第一,廣州毗鄰港澳,人們穿時裝比較多,而旗袍是傳統服飾,很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第二,廣州天氣炎熱,一年之中能穿旗袍的季節并不多,旗袍很可能派不上用場。
1996年,張慧霞懷揣著1000元來廣州闖蕩。她的第一間店位于廣州市煙墩路。“當時選擇在這里,因為老東山這里比較有文化氣息。”一臺縫紉機,幾匹布料,當時20多歲的張慧霞開始了在廣州的創業之路。張慧霞坦言,當時在廣州創業面臨幾個困難,首先是語言關,自己不會說也聽不懂粵語;其次,雖然她打出來的招牌是做旗袍,但因為當時廣州人還沒有穿旗袍的習慣,店里的生意很是冷清。“我到廣州的前三個月都是這樣的,因為沒有名氣,沒人找我做衣服。每個月1000多塊錢的租金是我換拉鏈、挑褲腳、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很艱難。”
自己當“行走的模特”
張慧霞說,盡管當時沒有生意,但她還是看中了旗袍在廣州的發展空間。“正因為沒人做,我做才可能會成。廣州有著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又是一座非常有包容性的城市,像旗袍這么有文化韻味的服飾,在廣州不可能沒有市場。”張慧霞說,當時她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大街上沒人穿旗袍,她就自己穿,自己當模特。“那年夏天,我穿著旗袍去東山百貨大樓買東西,出來的時候一個年輕的女孩子追上我,問我身上這么漂亮的衣服在哪買的,我說都是我自己做的,她幾乎不敢相信,就這么跟著來店里了,我的第一個客人就是這么來的,我給她做了三件衣服。我真的很感激她,當時是她讓我看到了希望。”在張慧霞看來,是自己性格中不服輸的勁頭讓她在創業初期挺了過來。
從第二年開始,陸續有人上門找張慧霞做旗袍,往往顧客進門第一句話就是“你師傅呢?” 張慧霞稱自己就是,可客人卻不信。“客人一看旗袍師傅竟然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女孩,大部分人就走了,以為我在吹牛,這讓我很受傷。”從1997年開始,張慧霞決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旗袍店,她將自己的名字注冊成為商標,慢慢地“慧霞旗袍”開始在廣州走紅。張慧霞說,當時這個決定是很冒險的,萬一旗袍手藝不行,招牌就砸了。
“讓老百姓穿著舒服”
在張慧霞看來,自己能創業成功,根本原因是踩中了廣州改革開放的步點。她說,廣州是中國名副其實的創意之都、時尚之都,所以自己的“生活旗袍”在廣州推出時,廣州的很多廣告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率先成為了試穿者。在他們的帶動下,“生活旗袍”概念在廣州逐步流行開來。
從創業之初,張慧霞主推的概念就是“生活旗袍”。“很多女性可能只在結婚當天會穿一天旗袍,但我告訴我的顧客,旗袍在生活中也可以穿。”她說,旗袍有京派、海派、嶺南派之分。京派是莊重貴氣,海派則是張揚自我、時尚精美,而嶺南派則是低調內斂。
張慧霞說,嶺南派旗袍普遍都不是太長,一是天氣比較熱,二是經常下雨,走路泥水容易甩上去,所以旗袍都是到小腿那個位置;同時因為廣州天氣炎熱,所以嶺南派旗袍不可能用綾羅綢緞作材料,都是用吸汗的布料做成的。“既然要做生活旗袍,那就要考慮老百姓怎么穿著舒服。”
如今,張慧霞原本7平方米的小作坊已發展成為一家大企業,在廣州、佛山開起十多家門店,以及一間超過500平方米的旗袍體驗館。這些年,張慧霞還屢次獲得行業大獎,2010年她獲得中國新銳服裝設計師、嶺南文化服飾貢獻獎;2014年被評為廣州國際服裝節首屆旗袍藝術節“最美旗袍設計師”。2019年,她更榮獲中國品牌評選的“金鼎獎”。
張慧霞反復強調,自己是一名“旗袍守藝人”。在她看來,旗袍師傅是真正的匠人,其經驗沒辦法標準化,需要歲月的積累。 “我從16歲開始學習服裝制作,到現在我還在學習,已經有34年時間了。”
為 “抗疫巾幗英雄”送旗袍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張慧霞的企業也帶來很大影響,但張慧霞的心態始終很好。從2月底起,她看到陸續有廣東的醫療隊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湖北支援抗擊疫情,這讓她很動容。“醫護人員逆行出征讓我感動,他們才是英雄。如果沒有醫護人員,我們無法復工復產,我當時就做出一個決定,只要是廣州的女性抗疫醫護人員報名,就有旗袍送。”張慧霞說,當時她做出這個決定,很多同行表示不解。“我說,我今年送不完明年送,明年送不完后年送。這是我對抗疫英雄表達敬意的方式。”
張慧霞說,這批送給“抗疫巾幗英雄”們的旗袍并不是隨便應付的,每一件都是由張慧霞本人親手制作。“這是我們和醫護人員之間的一種互動的方式。沒有她們,我們也不可能重新開業做生意。”截至目前,張慧霞一共為抗疫醫護送出了400多件旗袍,并且這個活動還在進行中。
張慧霞表示,每次送旗袍的時候,看著醫護人員穿上旗袍那漂亮的樣子,她都很開心。“這比我賣出去一批旗袍還高興。當這個社會有需要我時我能做一點事情,是特別高興的一件事。”
盼傳承旗袍文化
隨著公司的不斷壯大,張慧霞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她不僅要做一名旗袍設計師,還要學習企業管理,并且她還有了更重的使命——拯救和傳播旗袍文化。2018年11月,張慧霞的旗袍工作室正式進駐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她幾乎每個月都要為學生們授課。在張慧霞看來,旗袍是國寶級的服裝,而在旗袍的背后流淌的是中國傳統文化。
此外,原本很少登臺授課的張慧霞這些年也頻頻到國內各高校授課。一方面,她希望能有更多人正確了解旗袍文化,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能找到一兩個徒弟,跟著她把旗袍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為此她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旗袍文化宣傳基金。
張慧霞說,廣州是一座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在服飾方面向來引領國際潮流,而廣州要成為世界設計之都和世界創意之都,服飾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認為,近年來風行的“生活旗袍”完全能成為廣州新的文化名片,這也是她努力的方向。這些年,張慧霞的旗袍還參加了一些國際上的展出。“如今找我定做旗袍的外國人也很多,我希望中國旗袍能走向全世界。”她說,自己這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做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