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了,你是如何度過的?過一個有文化味兒的節日,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如今也是浪漫的代名詞,被稱作“中國情人節”。25日晚,一場名為“情滿四合院”的主題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以傳統四合院文化中的“情”為主題,講述了許多有趣的婚俗。
古代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其實,七夕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等,在古代并沒有什么“情人節”的內涵。
首都博物館里展示的“垂花門”(復制品)。上官云 攝
“女孩過去要做女紅,都希望自己心靈手巧。后來七夕才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但在古代跟愛情確實沒什么太大關系。”首都博物館中英文講解員蔡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但過去的姑娘,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說的就是四合院的垂花門。”蔡強說,按四合院的結構來說,進了大門后,往里走就是主人的內宅,要進到內宅,一定要穿過垂花門,“你看垂柱的位置,像是倒立的蓮花骨朵,因此得名。”
他說,過去即便有相熟的親朋,能夠穿過二門來到內宅,姑娘們送客人回去,也是送到二門。
“門當戶對”指的是什么?
過去,談到女孩的婚事,最常說的一個詞兒就是“門當戶對”。一般的解釋是,舊時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適合結親。
這在住宅上也能有所體現。蔡強說,“門當戶對”其實不是指建筑上哪一個具體的構件,而是說的它的形制、樣式、大小,包括外圍裝飾等基本相似,那就說明兩家情況可能差不多,通婚后生活可能會比較和諧。
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老百姓家的大門一般是如意門,蠻子門往往是有錢人家用的。再比如說街門的門墩,大戶人家的門墩用漢白玉,小戶人家用青石,材質不同。”
首都博物館里展示的“如意門”(復制品)。上官云 攝
街門的顏色不同,有時也代表了身份地位不同。比如做生意的商人之家,蔡強說,往往是黑色的大門,這個顏色寓意“財源廣進”。
聘禮里為啥會有“鵝籠”?
此外,按照中國過去傳統的禮法,男女成親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書六禮”。
“比如在清末民初,就比較流行男方給女方包括‘鵝籠酒海’在內的聘禮。”蔡強說,像聘禮中有“奠雁”,是因為大雁遷徙飛行時很有序,也希望女方嫁過來后,能夠“長幼有序”。
當然,大雁是比較難得的,所以后來改為以鵝等來代替。他說:“至于女孩子的陪嫁,自己在娘家用的東西都可以放到嫁妝中,送到男方家里。一是希望未來在夫婿家能像在自己家一樣過得舒服;一是希望嫁妝要多,有面子。”
蔡強還提到了一件女子的陪嫁飾物,“它外形看上去是個螃蟹的造型,取諧音之意,代表男女結婚后生活和諧美滿。”
首都博物館里展示的一些女子飾物。上官云 攝
一系列婚俗流程走完,到“送入洞房”時還沒真正結束。蔡強說,這時候還要有“贊禮兒”,也就是如今的司儀,一邊唱著贊詞,一邊往床上拋灑喜果,包括棗、花生、餃子等等。
“餃子要煮得半生不熟,由新娘子的婆婆喂給新娘吃,一旁還站著個小男孩,問‘生不生’,新娘要回答‘生’,取希望夫妻早生貴子的寓意。”他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