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成塵時,
你將見我的微笑”
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
“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
令數萬觀眾淚目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這是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
第一次大型會戰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
10月26日,第88師262旅524團
副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
率兵留守上海閘北四行倉庫
掩護大部隊撤離
“陣地不會丟、國家不會亡”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今天,通過這“八句話”
追憶那段抵御外辱的崢嶸歲月
致敬在國家和民族危難時刻
挺身而出的“壯士”
01
“這不是四行倉庫
這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
蘇州河北岸
一棟鋼筋水泥建筑就是四行倉庫
它是當時上海四大銀行
設立的營業所倉庫
謝晉元接到留守四行倉庫的命令后
會同第一營營長楊瑞符少校
邊打邊撤,向倉庫集中
此時謝晉元的部下
已是第五批的補充力量
他們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
只有十七八歲,毫無作戰經驗
于是,謝晉元把大家召集起來
問戰士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士兵有的回答“四行倉庫”
還有人說是88師的司令部
謝晉元說:“這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
“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人活著,
這個倉庫就不能讓敵人占領。
這是我們最后的陣地,是我們的墳墓!”
02
“舍生取義,兒所愿也”
1937年10月27日清晨開始
日軍沿著蘇州河一邊縱火一邊搜索前進
下午2點
日軍大部隊進入中國守軍的射程內
謝晉元一聲令下
槍炮齊發,當場擊斃80多名日軍
從此,大樓內的四百余戰士和日軍
展開了四個晝夜的殊死搏斗
日軍偷偷潛至倉庫墻下
企圖用炸藥炸毀鐵門和墻壁
在這緊急關頭
士兵陳樹生身捆數枚手榴彈
從高處縱身躍下,拉響導火索
與敵人同歸于盡
犧牲時他只有21歲
在給老母親的遺書中
陳樹生寫道:“舍生取義,兒所愿也”
03
“四行倉庫守軍有多少人?”
“800人”
“四行孤軍浴血奮戰”
多家報紙以號外的形式紛紛報道
一名外國記者
通過英租界遞進來一張紙條
“四行倉庫守軍有多少人?”
當時謝晉元手下只有400多人
但為自壯聲勢,謝晉元答復“800人”
他們英勇戰斗的故事
傳遍上海,傳遍中國
由于四行倉庫背靠租界
此后便出現了“戰爭奇觀”
英美記者在咖啡館里看著戰爭、寫報道
租界里的中國百姓不顧流彈橫飛
見中國軍隊消滅敵人就歡呼叫好
見敵軍偷襲便大聲喊叫
用大黑板寫字畫圖,提醒戰士們預防
04
“兄弟們,我們要與國旗共存亡”
在激戰的四天里
數萬名群眾匯集在岸邊觀看
壯士們的英勇不屈的精神鼓舞著他們
來自蘇州河南岸的慰問品和慰問信
被一次次悄悄送進倉庫
戰地服務隊的童子軍楊惠敏
冒著生命危險
將一面國旗交到謝晉元手中
謝晉元命令士兵
將國旗豎在樓頂平臺上
在租界觀戰的民眾歡聲雷動
謝晉元向“八百壯士”高聲呼喊
“兄弟們,我們要和國旗共存亡,
誓死不投降,狠狠消滅敵人!”
05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
戰斗間隙,謝晉元命令
戰士給家人寫封簡短的遺書
介紹這次戰斗的情況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
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
“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
讓我子孫后代,再不受此侮辱”
……
據統計
這樣的遺書在四行倉庫共留下298封
它們中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妻兒的
字字血淚,飽含忠勇
06
“沒有命令,死也不退”
4天時間
謝晉元率部在這塊彈丸之地
擊退敵軍數十次進攻,斃敵200多人
自己僅陣亡9人,傷20余人
最后,久攻不下的日軍
向租界當局施壓
駐守在對岸租界的英軍
多次勸說謝晉元卸下武裝、退入租界
承諾保證部隊將士們的人身安全
謝晉元堅決拒絕
“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
槍不能離開我們的手。
沒有命令,死也不退。”
07
“謝晉元死守閘北目的已達,
令其為榮譽之撤退”
1937年10月30日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
“為主帥者,
愛惜所部與犧牲所部,皆有一定程度,
令謝晉元死守閘北一隅,
任務與目的已達,
故令其為榮譽之撤退,
不必再作無謂之犧牲矣。”
得知部隊要撤退時
謝晉元和戰士們十分難過
他們發過誓,要戰斗到最后一個人
但軍令如山
1937年10月31日晚
謝晉元率部撤退進入英租界
所到之處,“八百壯士”被視作英雄
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08
“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
按照約定
部隊本應經過租界馬上回到中國前線
但租界當局受日本人威脅
沒有履行約定
而是對謝晉元部隊進行繳械
最終“八百壯士”被軟禁于孤軍營中
1940年3月
“漢奸”汪精衛成立偽國民政府
派員用“高官”誘降謝晉元
但被謝晉元當面斥責
“爾等行為,良心盡喪,認賊作父。
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
以保國衛民為天職,余志已決,
絕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
1941年4月24日凌晨5點
謝晉元被敵人收買的叛徒殺害
謝晉元遇害后,各界民眾極為悲憤
在殯殮儀式上
前往悼念的市民陸續達到30余萬人
1938年10月12日
毛澤東在《論新階段》一文中
稱贊“八百壯士”是
“英勇抗戰、為國捐軀的民族革命典型”
國難當頭
他們挺身而出,向死而行
每一個血染的名字
每一個燃燒的忠魂
匯聚成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緬懷英烈,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