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6日消息,該所參與的中外科研團隊通過對在石板灘生物群發現的一大類葉狀體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形態觀察、分析和厘定,確認其為在三峽地區發現的典型埃迪卡拉化石葉狀體新類型。
石板灘生物群中的未定種Arborea sp. A(1-4)和Arborea sp. B(5-6)。南古所 供圖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古生物專業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并被編輯選為免費開架閱讀方式。
石板灘生物群中的新種Arborea deticulata n. sp?;捌鋸驮瓐D。南古所 供圖
埃迪卡拉型生物是在埃迪卡拉紀晚期大量繁盛的一類軟軀體的、形態復雜的宏體真核生物。它們組成了“寒武紀大爆發”前夕埃迪卡拉紀最為獨特的宏體化石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在早期宏體生物的演化過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科研人員介紹,在埃迪卡拉生物群中,葉狀體化石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令人費解的一種化石類型。典型的葉狀體化石,其上部為葉片狀在水體中直立生長的身體,底部是圓盤狀在沉積物中起固定作用的固著器,兩者之間由莖干相連。
石板灘生物群中的Arborea arborea化石。南古所 供圖
通常來說,葉狀體化石的數量豐富且分布廣泛,但由于這類化石形態結構簡單且缺少內部解剖信息,僅保存為反映生物體外表面的印痕,導致人們對其生物屬性知之甚少。
早期研究者根據其總體形態的相似性,認為葉狀化石是早期的海筆類,但該假說與個體和系統發育等證據不符。最近的研究認為這些葉狀化石很可能代表了后生動物的干群或總群類型。
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系燈影組的石板灘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石板灘組合”)中,也曾報道過典型的葉狀體化石Charniodiscus。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認為,Charniodiscus的模式種很可能是一種具有分形分支結構的、多瓣的葉狀體,因此三峽地區的類似葉狀體化石能否歸入Charniodiscus仍存在疑問。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的王霄鵬博士研究生、龐科副研究員、陳哲研究員等人,與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肖書海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三峽地區的該類葉狀體化石的形態更接近Arborea,是一種不具有分形分支結構的、兩瓣的葉狀體。
石板灘生物群中Arborea的巖石薄片以及埋藏模型。南古所 供圖
本項研究還發現,即使到了埃迪卡拉紀的最后階段,葉狀體生物仍具有較高的多樣性,這為認識埃迪卡拉紀—寒武紀之交生物面貌的演替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本項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技部,江蘇省科學基金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聯合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