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過去傳統的實體洞窟參觀,幾年前“數字電影+實體洞窟”參觀新模式,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今年開啟探索“窟內文物窟外看”參觀新體驗。這將進一步豐富游客體驗感,并為集珍貴性與脆弱性為一體的古老石窟“釋壓”。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俞天秀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通過數字化技術,能夠把莫高窟很多壁畫甚至整窟都“搬”到戶外,不僅有更為豐富的“沉浸式”洞窟數字游覽感觀,游客還可以通過手機與敦煌壁畫中憨態可掬的動物“互動”。
不僅如此,該技術還可提供莫高窟實景導航,虛擬信息標牌標注莫高窟的位置與朝代,增強參觀者對敦煌藝術的體驗感、親近感。
俞天秀現場打開手機操作界面,靈動可愛的九色鹿即從洞窟內“跳”了出來,蹦跶著向窟區外走來;手機方向一轉,輕盈舞動的飛天仙子“從天而降”,縈繞在游客周身,隨著游客游覽路線向前躍動。在莫高窟窟區的不同位置,還能360度漫游數個洞窟內景,以及窟外石壁上早已脫落的精美壁畫。
“如果在洞窟外能了解到很多窟內的信息,觀眾在洞窟內停留時間就會更少一些。”俞天秀表示,將來會把更多的洞窟“搬到”窟外的空曠區域,并有更多如“九色鹿”“飛天”等壁畫元素與游客“互動”。“不限時長”的窟外參觀,將使游客能看到洞窟內每一個細節和畫面,增加并豐富參觀體驗形式。
不斷豐富的參觀體驗,得益于30余年來的敦煌莫高窟文物“數字化”之路。據了解,目前敦煌莫高窟已對200多個洞窟完成了數字化采集,其中拼接了140多個洞窟,有160多個洞窟實現了全景漫游。
“將來采集的洞窟會越來越小,小到可能連采集相機都塞不進去,或是塞進去以后因距離太近,而采集不到信息。”俞天秀坦言,現在最大的困難是采集技術和效率的更新升級,目前正在圍繞此進行完善和改進。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莫高窟現保存完好、存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由于窟內彩塑和壁畫都是由泥土、木材、麥草等材料制成,隨著時間推移和參觀游客的增多,其文物保護面臨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