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百余件文物18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這是兩大史前城址首次“合體”問世,共同揭示了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國家的基本面貌。
“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覽是山西博物院籌備一年之久的展覽,山西省官方提出“太行、黃河、長城”三大旅游版塊之后,山西博物院在去年聯合長城沿線博物院推出“碰撞·融合——長城文化展”。
山西博物院副院長張慧國介紹,之所以選擇“黃河文明標識”這個主題,是希望通過陶寺和石峁這兩個近幾年在國際考古領域都有很高知名度的考古遺址,來揭示黃河文明在中國早期文明形成過程當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展覽分為“帝堯之都”和“王者圣城”兩部分,分別展示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的出土文物。
1978年,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村發現距今4300-3800年的陶寺遺址,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實證陶寺社會完全進入文明時代。據策展人崔躍忠介紹,“朱書扁壺的出土,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早期文字。紅銅的材質特點,讓我們認識到黃河流域史前已初具冶金技術。此外,在陶寺墓地中還發掘大量規格不同的成套禮器,特磬、土鼓和鼉鼓組成的樂器套組,說明當時以有完整的禮樂制度。
石峁遺址是距今4000年前后黃河流域的一座史前城址,神秘石雕等文物的發掘,證明石峁古城具有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結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早期文明的又一例證。
崔躍忠介紹,雙面人面石雕、折角人面石雕的造型特點展現了當時多元文化的融合與交流互鑒。10多件大型陶鷹發現于具有宮城性質的皇城臺,反映出陶鷹在石峁文化中作為信仰圖騰的重要性。此外,銅刀、銅鏃、銅錐的出土,也反映出當時的石峁城已經進入文明時代。
張慧國認為,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既有關聯也有區別,一個是夯土城(陶寺)一個是石頭城,筑城風格有所不同。但在禮樂制度方面還是有一些共通之處,都是通過陶器和玉器之間組合的方式來呈現,這實際上就能看到中國早期城市的雛形,而國家就是從城市逐漸擴展出來的。
本次展覽展期至12月20日,為期3個多月。此外,山西博物院還將圍繞展覽推出講座、沙龍、研討會等系列線上和線下活動。展覽由山西省文物局、陜西省文物局、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山西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石峁遺址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