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不單是表達自我、反映苦難現實的簡單工具,詩人應致力于創造語言價值,作品見證民族靈魂和心智,體現漢語的詩性魅力。”20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家新表示。
9月19日至21日,第三屆昌耀詩歌獎頒獎典禮暨紀念昌耀先生逝世20周年座談會在青海舉行,來自全國的70余位詩人、評論家匯聚,對昌耀詩作進行多維、縱深解讀闡釋,并對當下詩歌創作提出建議。
昌耀原名王昌耀,祖籍湖南桃源。生前曾參加志愿軍入朝作戰,1955年趕赴青海,先后在青海省文聯、省作家協會、《青海湖》雜志編輯部任職,2000年被中國詩歌學會授予“首屆中國詩人獎”,被譽為“中國新詩史上是一座高峰”。
“昌耀用扎實的童子功、高度的自覺勤奮創造了具有‘青銅質感’的文字,”在王家新看來,如今的詩歌語言太過“白開水”、表達簡單粗淺,值得反思。
“昌耀把生命根須深植于高原土地,將生活際遇與詩歌創作同步進行、轉化,他在愛的失敗中依然相信愛,這是很多詩人做不到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西渡說。
對比昌耀作品呈現出的高原大地、民俗風物之美,威海職業學院教授燎原稱如今詩歌創作已經喪失對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我們面對氣象萬千的景致,往往只能歸結為遠方、靈魂質問等大話空談。”
青海民族大學比較文學專業研究生王鈞毅則認為,評價詩歌的好壞不應只看形式一概而論,“網絡上流行的口語詩不少來源于各地方言,它們更接地氣,我覺得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詩歌最重要的還是準確表達。”他說。
“95后”的王鈞毅覺得,年輕詩人再難如昌耀般“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長期接受應試教育的灌輸,缺乏主動的生活體驗和耳濡目染的成長環境”,“我們主要通過哲學和理論接觸、認識詩歌,養成了思維定式。”他說。
此外,專家指出不應忽視高校學者、批評家、文學史編著和教材編寫對建構詩人文學地位起到的重要作用,“詩人要建立獨特形象,作品才能在時間中留下痕跡。”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表示。
“詩人應當秉承天地使命,護衛良知道義,”青海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班果在座談會最后表示,“我認為如果領悟了這一內涵,就是對昌耀先生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