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的演出現場,59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滄州武術代表性傳承人石同鼎說的最多的是“傳承”二字。
24日,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在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開幕,183個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此集中亮相。
石同鼎是泊頭六合拳第八代傳人,他自幼跟隨父親習武。2002年石同鼎建起六合武館,開始教徒弟習武練拳。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六合拳,石同鼎在直播平臺開通了賬號,通過“云端”傳承非遺文化。
在這次武術展演中,石同鼎祖孫三代同臺演出,表演了六合刀、六合大槍和六合拳的武術套路。舞臺上,石同鼎的學生們的表演招式連貫,動作矯健,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我希望通過這次展演展示六合拳的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六合拳、練習六合拳,將六合拳發揚光大,讓六合拳走向世界。”石同鼎說。
在北京扎燕風箏制作技藝的展臺前,來自北京的傳承人楊利平正給參觀的學生們介紹這項古老的技藝,還將一些精致的風箏送給了這些學生。
“這個風箏上畫了貓、蝴蝶和牡丹,取其諧音叫做‘耄耋富貴’,寓意年長者富貴吉祥、健康長壽。”楊利平說。
楊利平表示,這些風箏之中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他希望這些風箏能夠在年輕的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這門古老的技藝,喜歡這項技藝。
在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廬”制作技藝的展臺前,第五代傳人周世珍正在向幾名參觀展覽的觀眾介紹葫蘆工藝品的范制技藝。在這個展位上,用葫蘆制作的茶盞、酒壺等日常生活用品引得觀眾紛紛駐足。
“‘葫蘆廬’起源于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歷史了,‘葫蘆廬’寓意制作葫蘆的房子,其葫蘆制作技藝非常廣泛。我們主要傳承的是范制葫蘆技藝,就是以模具使葫蘆依照人的意愿生長成形。”
周世珍表示,作為這門技藝的傳人,他們一直在創新,創作了用葫蘆制作的多種日常用品,讓葫蘆工藝品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他們在天津開辦了一家葫蘆博物館,成為面向學生的一個關于“葫蘆廬”制作技藝的教育基地,希望這門技藝能夠在民間發揚光大。
聯展期間,在滄州文化藝術中心演出的非遺雜技詩劇《一船明月過滄州》充分展現滄州雜技的風采神韻,用祖籍滄州的歷史名人“紀曉嵐”串聯節目,探索性地將雜技、舞蹈和全息投影技術等現代科技相結合,用新形式將大運河文化呈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