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蠶·黑石號——漢唐絲路文物特展”28日在長沙銅官窯博物館開展,這是陸上絲綢之路見證者“鎏金銅蠶”與海上絲綢之路見證者“黑石號”文物首次聯袂展出,再現古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商貿往來、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繁盛。
古絲綢之路打開了各國友好交往的新窗口,書寫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中國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千年“鎏金銅蠶”,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號”等,見證了這段歷史。其中,“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的5萬余件瓷器皆誕生于長沙銅官窯。
此次展覽分“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駝白練到安西”“萬里人南去,開航逐便風”兩個篇章,展出“鎏金銅蠶”、“黑石號”沉船文物、玻璃矛、佛造像、拜占庭金幣等28件(套)精品文物。這些文物由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省份相關博物館支持展出。
“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湖南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表示,此次特展實現兩條絲路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在同一時空里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達到以物證史、以史育人的目的。
長沙銅官窯陳家坪遺址也于同日正式免費對公眾開放,這是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繼“譚家坡遺跡館”“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后又一展示點。長沙銅官窯遺址于1956年被首次發現,先后進行了10多次大規??脊虐l掘,目前共發現龍窯77處,挖泥洞遺址24處。
陳家坪遺址共分布有6條從唐代到明清不同時代的窯爐及其相關窯業遺存,遺址內窯爐殘基十分密集,挖泥洞、作坊、窯爐、窯業廢棄堆積、窯神廟等能反映長沙銅官窯制瓷工藝流程與陶瓷生產傳統的遺跡共存于此,集中展示長沙銅官窯陶瓷產業的興衰與歷史變遷。
據悉,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發展中著力挖掘陶瓷文化,充分發揮“銅官窯”的品牌優勢,推進“海絲”申遺工作,加強文物交流,彰顯文化自信,傳播歷史智慧、豐富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