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這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繪的驪宮。今天讀來,這座宮殿仿佛仙境一般——高聳入云,其間還演奏著“仙樂”。
很多人會好奇,盛唐的驪宮真的是這樣嗎?
華清宮修建于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當時名叫湯泉宮。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改名溫泉宮。
從其早期的名稱就可看出,驪宮與溫泉密切相關。
驪山腳下因溫泉涌出地表,秦、漢、北魏、北周、隋相繼營造屋宇,建成著名的溫泉浴場。入唐之后,唐太宗將驪山溫泉改建為專供皇帝沐浴的離宮。
天寶五載(公元746年),唐玄宗詔令房琯創修驪山禁苑,華清宮和唐王朝就此迎來極盛時期,此次發掘的朝元閣即營建于此時。
事實上,一直到唐玄宗天寶六年(公元747年),這里才被命名為華清宮,取其“溫泉毖涌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之意。同時,唐玄宗也在此大興土木,使其成為幾乎包驪山的一組龐大建筑群。
這座皇家離宮建筑一方面供奉道教始祖老子;另一方面兼具園林游賞的屬性,是驪山上的最佳觀景點,朝元閣則可俯瞰華清宮城和臨潼縣城。
唐玄宗與楊貴妃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如今的人們一提起華清宮,總會聯想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大概就源于《長恨歌》中的這段描寫。
史籍記載,唐玄宗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出游華清宮,歲盡始還長安。
有文獻統計,從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的41年間,玄宗先后出游華清宮36次。其出游華清宮往往場面宏大,百官府署偕行。
華清宮也成為了那段時間大唐最為奢盛的離宮。而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宋代《唐語林》記載,驪山華清宮,天寶中,植松柏遍滿巖谷,望之郁然。朝元閣在北嶺之上,最為嶄絕。次南,即長生殿。殿東南,湯泉凡一十八所。
今天,考古工作者已在華清宮遺址內發掘出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遺址。據說,其中的海棠湯就是楊妃賜浴湯。
而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中,華清宮往往與承平日久、疏于朝政的唐玄宗聯系在一起,同時也承載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唐玄宗之后的華清宮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自安史之亂起,大唐政局動蕩。
當時被視為“紅顏禍水”的楊貴妃死于馬嵬坡,而華清宮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唐玄宗以后的唐代皇帝已經很少出游華清宮。
甚至,有記載顯示,唐憲宗曾想出游華清宮。大臣們卻以此地與安史之亂爆發關系密切為由多次阻攔。
到了大歷二年(公元767年),魚朝恩為建章敬寺拆毀了華清宮樓榭。此后的華清宮日漸破敗。
中晚唐帝王鮮少游幸華清宮,朝元閣隨之漸趨衰朽,最晚至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徹底塌毀。當時有文獻記載,“湯所館殿,鞠為茂草”??梢娨咽且黄牟輩采木跋罅?。
此后的王朝也曾在原址上重建,但其繁盛程度已遠不及唐玄宗時。此后更是逐漸湮沒在歷史中。
上世紀80年代,臨潼縣政府在修建“貴妃亭”時發現了唐華清宮湯池遺址。經多年發掘清理,唐代盛極一時的華清宮漸漸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