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海和澳門兩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創新舞臺劇《夢影·牡丹亭》就將在位于上海寶山區的“瑜音閣”戲樓首演,這也是澳門、上海戲曲界的首次合作。
湯顯祖的名著《牡丹亭》是最早出現澳門風光的中國戲劇作品。湯顯祖曾在仕途失利后乘船訪游澳門,并在隨后創作的《牡丹亭》劇本中,寫下了柳夢梅游歷澳門之后再前往長安趕考的故事?!秹粲?middot;牡丹亭》就脫胎于這段歷史,它融匯了昆曲、話劇兩種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結合影像化展示以及燈光新媒體技術進行呈現。
最早萌生將這段故事創作成劇搬上舞臺的是澳門中華昆曲文化協會大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及澳門區主席李卉茵,她也是該劇的出品人。她說,創作這出劇的一大難點,就是給從未踏足過澳門的內地編劇科普澳門的歷史和文化,“要把澳門的故事融入劇中,卻又不能把劇變成澳門風光介紹片”,這給李卉茵帶去了不小的挑戰。
首演前夕,中新網記者就這部劇、就“百戲之祖”昆曲的話題獨家專訪李卉茵,聽這位以“播撒昆曲種子”為己任的澳門人,聊一聊她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從第一次看到白先勇老師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可能有的人只是喜歡看,可我想要是有機會去演去唱就好了。”至此之后,昆曲在李卉茵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她先是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學習昆曲唱腔,再去香港學習身段,遠赴南京拜師,前前后后堅持了8年。對她來說,語言是學習昆曲最大的攔路虎,“我是廣東人,我學昆曲這種中州韻,就像學說一門外語,老師經常說我的念白像一個外國人在說中國話,但是我覺得昆曲很美,它的文詞、它的服裝、它的扮相,它的舞臺留白空間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我覺得我想象的中國美應該是這樣子。”
出于對推廣昆曲義不容辭的責任,兩三年前,李卉茵成立了澳門中華昆曲文化協會,自己擔任大會主席。通過“送戲進校園”、免費講座以及澳門文化部門的支持,協會從最初的2個人,到現在已經發展了60多名會員,“再也沒有人問我,昆曲是不是昆明的地方戲種了”,就算是這么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她欣喜不已。
在李卉茵的心目中,演好昆曲首先得有耐性,“你要沉下心,花時間,放精力去做,先不說天賦有多重要,練習才是最重要的”。李卉茵很遺憾自己沒能從小研習,不過她堅信“只要下苦功,什么年紀都能學得好”。她還有一個心愿,這輩子到老,能把《牡丹亭》全本中自己能演、會演的幾折戲演得還不錯,“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有人說如今中國昆曲日漸式微、后繼乏人,可是李卉茵卻說現在正是推廣最好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很感激前人,感謝包括白先勇老師和很多國粹推廣人,為他們鋪就了一條(通往傳統文化的)路”,她說,現在國潮文化盛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化和多樣化是一大潮流,而且文創文旅產業得到蓬勃發展,“作為一個澳門人,我很想帶著這個具有澳門元素的文創IP走進內地,走向世界,我希望《夢影·牡丹亭》能夠持續走下去。”
好消息是,即將連演3天的《夢影·牡丹亭》出票情況喜人,已有2日滿座。“這一次畢竟是首演,好劇是需要不斷打磨的,我希望明年它能夠到我的家門口,回到澳門上演,并最終踏上巡演的征程”。
不僅是舞臺劇,眼下李卉茵還在著手開發周邊文創產品,比如以該劇為藍圖的服裝就將率先登陸澳門時裝周,與公眾見面。“我是澳門人,澳門在大灣區的定位可以是一個中華文化向海外推廣的中心跟基地,我相信我們能夠得到更多觀眾、更廣泛的市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