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天的2020天府書展20日落下帷幕。在此期間,圖書零售總銷售額達6300萬元,同比增長120%;截至20日12時,共3452萬人次參與本次書展800余場活動。
為提振出版發行市場、拉動圖書消費,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內書展活動“多地開花”。今年6月以來,北京書市、江蘇書展、上海書展、南國書香節等活動相繼舉辦,展現出國內出版市場頑強復蘇的一面。
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出版發行業帶來沖擊。疫情發生后,大批實體書店陷入停擺,更為嚴峻的挑戰是出版行業的生產發行鏈受到阻滯,現金流部分中斷,產業格局面臨“洗牌”。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整體圖書零售同比下降9.29%,其中實體店渠道同比下降47.36%。
如何走出經營低谷,是眼下國內出版發行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舉辦大型書展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之一。以本屆天府書展為例,除了800余場線上線下活動,本屆天府書展還特別邀請多位文化名家與讀者近距離交流;還發放500萬元的線下惠民券和200萬元線上惠民券,免費提供2萬余種精品電子書、1000余種優質有聲書等閱讀資源,以期減輕疫情沖擊、提振消費信心。
同時,業內人士正積極探索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出版業的應對方案。在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看來,全民閱讀將持續推進,出版業發展仍有較大空間。
聶震寧表示,出版業通過對圖書品種的有效控制,將提前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幫扶下,實體書店將逐步復蘇并進一步轉型經營;通過技術創新,融媒體出版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疫情中的閱讀情況為出版業探索未來出路提供思路。在《疫情期間閱讀與出版調查數據分析》中,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出版科學系主任張志強分析,在疫情期間,數字閱讀是民眾主要的形式選擇。他建議,出版業的線下重啟與線上轉移要并重,產品形式要實現從讀書到讀屏的數字化形式轉型。
“出版業當下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于提振人們消費信心。”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總裁、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志勇指出,疫情導致圖書庫存壓力增大,是搶抓規模補損失還是趁機減量增效,成為出版社面臨的重要選擇。針對疫情帶來圖書消費模式和結構的變化,何志勇表示,在未來,新華文軒將走出版精品化、融合出版之路,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體系,堅持市場下沉策略、推動三四線城市文化消費空間建設。
“在開書店的同時,我們還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舉辦第二屆天府書展,營造全民閱讀氛圍,提振圖書消費信心。出版業有市場就有未來,市場消費的信心回來了,出版業復蘇之日也就不遠了。”何志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