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月文學院、北京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五屆北京十月文學月核心國際交流活動“十月國際文學城市對話·北京對話倫敦”20日在十月文學院舉行,著名詩人、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著名作家、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著名詩人西川,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青年小說家石一楓等中國作家與英國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教授艾倫·麥克法蘭(AlanMacfarlane),作家大衛·萬恩(DavidVann),詩人史蒂文·J·福勒(StevenJ.Fowler),漢學家迪倫·列維·金(DylanLeviKing)等英國作家代表兩地進行城市文學對話。
本次國際文學城市對話以網絡連線的方式舉行,活動的總主持人是十月文學院常務副院長、詩人呂約,英國分會場主持人是青年翻譯家沈如風(JackHargreaves)。雙方嘉賓聚焦“城市精神與文學表達”這一話題展開對話,以文學為橋梁促進北京和倫敦城市文化交流。
城市互動對話,建立文化交流機制
在去年的十月文學月,廣州和北京進行了“老城市新活力·廣州對話北京”文學城市對話活動。本屆文學月邀請到了英國倫敦的代表作家,將十月文學月的“文學城市對話”品牌擴展為首屆國際都市的文學對話,這對于中國面向世界的城市文學交流是一個新的篇章。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善之地,是中國現代文學的搖籃和發祥地,魯迅、茅盾、老舍、曹禺、沈從文、冰心、丁玲等許多重要作家都曾在這里生活創作。當代北京肩負全國文化中心的歷史使命,聚集了中國最優秀的作家群體,是新中國文學成就最重要的見證者和締造者,主持人呂約表示:“北京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驛站,世界文學走向中國的橋梁。”本次對話的另一座城市倫敦則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文藝復興以來的現代文化和文學的重要源頭之一,孕育了喬叟、莎士比亞、狄更斯、伍爾夫等文壇泰斗,具有深厚發達的文學傳統。
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北京和倫敦以文學的名義展開對話,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表示“新冠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讓今天的這場對話顯得更為難得,希望文化精神方面的交流能讓我們找到共同的語言,也在這個特殊時期帶來希望與力量。”
城市的文學建設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魅力,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發展,讓城市更加有文化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保存城市文化記憶。吉狄馬加認為,當代北京的城市樣貌是多元一體的,具有非常強大的包容性,這正得益于文學、文化的影響。他同時建議,北京和倫敦乃至更多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更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到作家本身和作品本身的交流。“只有這種交流,我們才會對另一個城市有深入的認識,例如讀狄更斯的小說時,我們才能理解19世紀倫敦市民豐富的心靈世界”。
據悉,十月文學院將繼續以文學之名與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城市進行對話,進一步發揮北京的文化引領性和輻射性,推動北京和倫敦乃至其它國際都市進行文學、文化領域的合作,將“十月文學城市對話”項目打造成為全球的文學城市對話平臺。
兩國作家熱議:文學視野中的北京與倫敦
文學曾引領一個又一個時代的風氣,也最能展現一座城市的風貌。從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到彼得·阿克羅伊德新近在中國出版的《倫敦傳》,都為讀者呈現了一座大都市的鮮活樣貌。邱華棟在現場透露,他受《倫敦傳》影響而寫作的長篇非虛構作品《北京傳》即將面世。這本書既是一個作家個人的城市觀察,又是一座偉大城市的個人記憶。
在對話現場,邱華棟從到現代北京的街巷漫談到唐朝陳子昂寫《登幽州臺歌》的幽州臺所在地,“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種感受穿越了1300多年,還在我們心中回蕩,這就是文學的力量,也是城市的力量。”
北京和倫敦分別是兩個大國的首都,匯聚了一個地區的精英人才,大量的故事和傳奇在此發生。在車水馬龍交織出的光影中,兩城也有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這些都是激發文學創作的最好土壤。艾倫·麥克法蘭教授以“倫敦是一堂關于創造力的課”為主題,從各方面介紹了倫敦對于我們當今所生活的世界做出的貢獻。談到今天的主題:倫敦的文學傳統時,他驕傲地表示“從喬叟到莎士比亞,再到威廉·布萊克、約翰·濟慈、丁尼生等等,一批又一批生命中與倫敦頗有淵源的詩人,都在最偉大的英文詩中提到了倫敦。”
作為國際聞名的社會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教授從專業角度提出:倫敦作為率先進入現代化的大都市,對于北京的發展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他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如果能夠進行充分的文化互鑒,“就能將北京建設成繁榮而富有創造力的城市,將中國和世界帶入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詩人西川、青年作家石一楓和英國詩人史蒂文·J·福勒則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超大型城市的話題。石一楓將北京、倫敦這樣的城市比作一個大洋蔥,“一層層剝下去,似乎一輩子都難能看到它的內核,這給作家提供了很多層的創作空間”。
在北京土生土長的詩人西川眼中,這座城市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都像一座包羅萬象的博物館,“有過去‘皇家貴族’的北京、有知識分子的北京、有胡同居民的北京、有底層窮人的北京、有五湖四海匯集而來移民的北京”,北京城多元化的社會生態圖景為生活在此的作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史蒂文則表示,詩歌不能困于傳統,要用現代化的語言反映現代社會的變化,當人們漫步在歷史悠久的倫敦,不同的歷史遺跡與雕塑,現代與古典的建筑,都在不斷地提醒寫作者,這個城市里疊著層層歷史。“寫作者的作品可能穿透歷史,永恒地保存下來。”歷史上對北京、對倫敦的文學書寫都證明了這一點。作家李洱認為,在全球化、互聯網的時代,如何保留個人價值和每個城市的獨特價值,是當代文學寫作中一個重要的主題。
漢學家、翻譯家迪倫·列維·金則分享了他閱讀老舍、王朔等京派作家的感受,他表示北京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作家。湊巧的是,他還提到現場另一個嘉賓邱華棟的小說《城市戰車》,這本書里描寫的北京三環附近的一個藝術家聚居地讓他非常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去實地探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