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鎮的浩日彥艾勒嘎查是達爾罕親王府所在地,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叫它王府村,村民以前都是給王府服務的。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成長在這里,從這里出嫁?,F在我們依托王府,打造孝莊園文化旅游區,這已是當地重要的旅游資源。”
10月底已是秋末,達爾罕親王府逐漸歸于寧靜。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孝莊故居與科爾沁大草原、哈民遺址等齊名,都是備受喜愛的游客打卡地。通遼市花吐古拉鎮黨委書記石斌談及當地村民這些年因發展文化旅游產生的變化,深有感慨。
公開材料顯示,達爾罕親王府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迄今已400余年。初為科爾沁部首領、孝莊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后于順治年間因宰桑之子滿珠習禮晉封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襲罔替十二代,且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內。因歷史原因,王府曾被破壞。
為了再現恢弘歷史,當地政府于2008年在原址重建王府。2012年,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掛牌,再度開門迎客。經過8年經營實踐,當地年收入從之前的百余萬增至350萬以上;游客人數也在穩步增加,保持在每年15萬人次左右。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當地正在以達爾罕親王府為核心區,打造8000畝的孝莊園文化旅游區,開發建設白龍湖、敖包群、軍馬場、自駕游露營地、蒙古大營等場景。這幾天,修復重建的唐格爾廟即將竣工。
“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是我感覺后勁很足。政府也推出減免門票、政府補貼等舉措。”席烏力吉是孝莊園文化旅游區管理處主任,提起園區的發展很有信心。“2019年,我們還在王府里特別設立了非遺傳承館。邀請當地的非遺傳承人們輪流上崗,展示馬頭琴、潮兒、蒙古刺繡等技藝。”
席烏力吉告訴記者,園區內的保安、保潔、消防、講解員大都是當地百姓。“他們中有牧民,也有還未就業的大學生。”
如今每到節假日,當地農牧民還會把自己家的農副產品拿到王府前廣場上擺攤售賣。既為游客提供方便,當地居民還提高了收入。
“自從有了景區之后,我能感覺到大家的想法也都更加開放了,對外界有更多了解和認識,對未來也有了更多的規劃。”席烏力吉從小生活在這里,他和鄉親之前一直是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很傳統、也比較封閉。
“這里還是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庭院經濟也做得特別好。家家都有小果園、小田園、小菜園。游客們在孝莊園游覽之后,還能來村子里采摘。”石斌告訴記者,如今家家都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
“游客變多,來這里吃飯的人也多了。所以我家在8年前開了農家樂,如今年凈收入穩定在20萬元以上。旺季的時候,每天都能接待一百多人呢。”白秀花今年57歲,開了一家“古榆香”農家樂。“像今年十一,屋子里坐得滿滿的?,F在手機上也能搜到我家店,太方便了。”
“沒開農家樂之前,我家生活還是挺困難的?,F在不僅我富裕了,周圍的鄉親還能在我這里打工掙錢,我這邊還收購他們的牛肉、本地雞、牛奶等,游客們都喜歡。”白秀花談及如今的生活很是滿意。“如果不忙,我還跟著大家一起跳跳舞。我覺得現在是最好的日子。”
“我們目前在村里開了5家農家樂。下一步我們還想發展一些民宿,讓大家住下來。體會在這里,體驗在這里。”石斌提起未來,干勁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