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涼山腹地,翻山越嶺,我們來到瀘沽湖畔。
走出層巒疊嶂的群山,終于來到一片開闊的水域,頓時,豁然開朗。藍天白云,碧波蕩漾,瀘沽湖的水第一眼就讓人難忘,那清澈的湖水是純凈的淡藍,湖上云煙泛著明亮的金光,這高原的深水湖就像天空的鏡子,不僅云霞變幻,而且澄徹心扉。
回望群山,大涼山猶如一個巨人把瀘沽湖緊緊摟在懷中,瀘沽湖更像涼山州向世界伸出的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洲四海的朋友來到四川,走進涼山。
通向世界的窗口
“我們是四川的邊城,也是涼山面向世界的窗口。每年有兩百萬的中外游客,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度假觀光。”瀘沽湖派出所所長楊東自豪地說。
瀘沽湖一湖連兩省,為川滇管轄,湖東為四川鹽源,西岸云南寧蒗。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正像歌中唱道:“湖上海藻花,風吹陣陣香。我的思念在遠方……小船還在劃,湖水輕輕唱。”摩梭人的傳說和女兒國的風情,激起了無數人對瀘沽湖的向往。
改革開放之初,瀘沽湖就成了中國熱門的旅游地,四川省鹽源縣瀘沽湖派出所也于1979年成立。那時這里還沒有通公路,從鹽源縣城到瀘沽湖要翻兩座山,走兩天路,需在山上住一夜。如今,自駕游一路能開到湖邊。楊東說:“每到節假日是我們最忙的時刻,旅游車隊從早到晚排成了長龍。我們維持秩序、疏導交通、保障安全。”
隨著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美麗的瀘沽湖名聲越來越大,瀘沽湖成了世界了解神奇大涼山的機緣,也是美麗的涼山走向世界的窗口。
摩梭人的美好時刻
摩梭人走婚是瀘沽湖最神奇的傳說,走婚習俗早已成為歷史,但聰明勤勞的摩梭人的生活智慧依然讓人贊嘆。我們走進瀘沽湖東岸的摩梭博物館,館內陳列著摩梭人的勞動生活用具,營造出摩梭人日常生活狀態。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勞動生活用具大多就地取材,住的是全木的木楞房,有上火塘、下火塘,花樓……用的有石碾、木制的榨汁器,許多物品都是山里的石頭、竹子、木頭制成的,頗有原生態的意境。
更神奇的是,這里用兩頭牛耕地,叫二牛抬杠。在深山湖畔,從游牧轉變為農耕的摩梭人,與大自然為友,日出而作,漁獵耕種。勞動之余,摩梭人跳起了甲搓舞,摩梭語為“美好時刻的舞蹈”,圍著篝火,且歌且舞,開懷暢飲。
在瀘沽湖的夜晚,最難忘的是我們隨著穿著盛裝的摩梭人,手拉手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甲搓舞。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相視一笑,便拉起手來,翩翩起舞。“難忘那一夜,歌舞篝火旁,眼睛說了多少話……”一切美好都在歡樂的湖邊蕩漾。
美麗涼山不只瀘沽湖
楊東說:“瀘沽湖的美景在眼睛中看見,瀘沽湖的美好在生活中呈現。”我們浸潤在清澈的陽光和清甜的空氣中,瀘沽湖不愧是度假天堂。
高原的天氣瞬息萬變,游湖的那天早晨,細雨迷蒙,當地人說,正是上船的好天氣。見我們不解,當地人笑了起來,高原上的紫外線太強,大太陽天進湖,你們山外來的人會曬得脫層皮。
我們剛到船碼頭,雨收天晴,環顧湖上,青山環抱,云霧繚繞。遠處,一團團白霧簇擁群山,一湖碧水,猶如水墨畫卷般清瑩。
瀘沽湖是一個高原斷層陷落湖,湖盆四周群山環抱,湖岸多半島、岬灣。瀘沽湖的美絕不會一覽無余,一灣一景,遠近高低風光不同,水隨山轉,柳暗花明。船行湖上,水清見底,時不時有成片成片的海藻花映入眼簾。海藻花,俗稱:水性楊花,對水的質量要求極高。
楊東告訴我們:“瀘沽湖是一類水質,整個湖分為亮海子和草海子,草海子大部分在鹽源,長滿了蘆葦,對湖水起到凈化作用。好生態是瀘沽湖的生命,我們禁止在湖中使用動力船,全部是摩梭人手劃的木船。”
保護生態是瀘沽湖派出所義不容辭的責任,楊東說:“除日常警務外,保障景區安全秩序和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的重要工作。”警務改革以來,瀘沽湖派出所通過內部挖潛,將治安、交警、案偵、巡邏、消防合為一體,實現一警多能,服務不缺位。瀘沽湖派出所始終堅持建設“最美最優景區派出所”,將美麗、安全、便捷的瀘沽湖旅游景區以最美的姿態呈現給世界各地的朋友。
金沙江畔,綿綿的群山之中,美好的生態,旖旎的風光,成為涼山發展的后發優勢。在大山的折皺里,藏著一道道如瀘沽湖般美麗的風景,瀑布、湖泊、草甸、濕地,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原魅力正在綻放。
在西昌市佑君鎮四堡村,我們見到了優秀退伍軍人張剛,他回鄉創業,深耕田間地頭,生態種植蘆筍等蔬菜,遠銷南京、廣州,網絡經濟將涼山高原特產傳播到全國各地。鹽源蘋果、會理石榴、雷波橙子、西昌葡萄、寧南蠶絲等優質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走出涼山,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