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繼“宅茲中國”“格物匠新”“玉出紅山”等展覽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又一個攜手地方文博單位共同舉辦的地方歷史文化展覽,是山東博興地區佛造像歷史藝術的系統性展示。
本次展覽系統展示了博興地區歷年來出土的石雕、金銅、白陶佛造像,119件(套)展品分為博善興佛、金像流輝、金像銘愿三個部分,從造像藝術特色、地域時代風格及造像銘文內涵來展示博興地區佛造像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博興龍華寺遺址總面積約120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北朝至隋代最大的寺院遺址。初建于北魏年間,后因北周武帝滅佛而廢毀。隋文帝自仁壽三年(603年)開始敕令各地建塔修寺,龍華寺即在這一時期重建而成。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龍華寺遺址附近不斷出土佛造像,尤以1983年出土的金銅佛造像最具影響力。北魏時期的程暈造佛像、釋迦多寶佛并坐像等佛像形式在龍華寺遺址出土較多,東魏時期的張茄喜造思惟菩薩像在造型上與石雕思惟菩薩像的造型相似,表現了這一地區金銅造像與石雕造像在表現形式上的相互影響。博興地區出土的金銅佛造像屬小型佛像,多為平民或比丘出資制作,主要用于在家供養或隨身供養。這里的金銅佛造像受到河北定州及南朝地區金銅佛造像藝術的影響,形成了造型古樸、多不鎏金、衣紋運用細隆線法雕刻等地域性特征。
1983年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94件金銅佛造像,其中45件帶有銘文,銘文中又有35件具有確切紀年,紀年時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壽三年(603年),歷北魏、東魏、北齊、隋四代,長達125年之久。這批金銅佛造像所跨年代之久、紀年序列之清,在區域佛造像中實屬罕見,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國小型鎏金銅佛像斷代的標尺”,也為探討山東地區佛造像的藝術風格提供了重要依據。
本次展覽重點展示佛像蘊含的藝術、歷史與思想內涵,探討博興地區佛造像在北朝時期的演變歷程,發掘這一時期佛造像藝術所展現的中國文化精神內涵。博興佛造像不僅表現出藝術風格的交融,也印證了佛教中國本土化的演變歷程。源自域外的佛教在本土化后被民眾更廣泛地接受,同時民眾的觀念也在佛教影響之下發生了嬗變。
據悉,展覽將持續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