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普普通通的膠泥,在手中閃轉騰挪,就變成了一個個故事中的人物,這就是中國民間藝術泥塑的魅力。
而說起泥塑,天津的“泥人張”可謂聞名海內外。中新網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彩塑大師、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高級工藝美術師逯彤,請他講述傳奇故事。
逯彤,字金榜,號泥廬主人,祖籍山東寧津,1945年生于天津。他從藝彩塑藝術60余年,代表作《山里人》《春江花月夜》《紅樓夢彩塑》系列彩塑《金瓶梅》《酒文化》等先后在國內外獲獎和專題展出,引起轟動效應。他多次出訪,曾受到新加坡等多國元首會見和表彰。
“中國民間藝術的根還是在鄉土之間。”回望六十年藝術創作生涯,逯彤感慨:“我能夠成功,是因為始終沒有離開市井生活,并從中國各種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中國文化博大精神,民間藝人要有文化自信。”
《山里人》年少成名,跟隨時代風格多變
逯彤14歲結緣彩塑,19歲就已名動全國。1960年,他報考美術,卻陰差陽錯被泥人張彩塑工作室錄取為首批學員,師從“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銘。1964年,在“農業學大寨”中赴山西晉中大寨村采風,創作出作品《山里人》在全國美術界引起轟動。先是入選全國美術展覽,而后在《美術》雜志封面刊登,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逯彤回憶,當時人民英雄紀念碑系列雕塑之《武昌起義》作者、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在《人民日報》撰文評論,稱其“實現了民間彩塑表現重大現實題材的突破”。
大師的鼓勵讓逯彤愛上了這門民間藝術,也讓他在創作上找到了方向,那就是根植傳統,但又要深入生活、貼近民眾。
逯彤說,自己能有這樣的作品和認識也是來自師父張銘,“他的思想特別開放,總是鼓勵學生們做出跟傳統泥人張不一樣的作品。”
帶著這樣的啟蒙, 逯彤一生創作求新求變,卻又沒有離開中國傳統文化。他將目光投向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創作出《金瓶梅》《紅樓夢彩塑》《酒文化》《津沽漕運圖》等大型系列群體作品,通俗易懂,又不落俗套,栩栩如生,每個作品都引起轟動效應。
《金瓶梅》轟動一時,創作轉向古典名著
專訪逯彤,《金瓶梅》彩塑成為濃墨重彩的必談篇章。這組涵蓋200多個人物的系列巨作成為逯彤的代表作之一,更讓他譽滿海外。
“我很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名著中的人物也是我主要創作方向之一。”逯彤說,《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描寫市井人物與世俗風情的長篇小說,里面的人物都來自現實市井生活,“這跟我的創作方向不謀而合。”
憑著對民間生活的熱愛和觀察,以及對名著的深刻理解,逯彤以嫻熟的技術,精巧的構思,再現了《金瓶悔》中諸多經典場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服飾、道具部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當年買《金瓶梅》的書都是非常難的。”逯彤笑言,當時為了買書,托了很多關系,還找了單位開介紹信。
精心創作的這組《金瓶悔》彩塑,堪稱新時期民間藝術的杰怍。逯彤采用系列化形式,大膽地將鄉土味道濃重的民間技藝與西方人體藝術表現手法相融合,形成粗獷、夸張、奔放、飄逸、富有趣味性的風格。其作品曾獲國內外多項大獎,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后來,逯彤又接續創作了《紅樓夢彩塑》《酒文化》《津沽漕運圖》等作品,為自己這一時期的創作打下鮮明而獨特的烙印。
他向記者展示了《紅樓夢》十二金釵的小酒瓶,精美絕倫。逯彤說,這組作品是應當時宜賓紅樓夢酒廠之邀,參考曹雪芹筆下原著,按照《紅樓夢》中十二金釵人物的性格,設計出了十二款“金釵酒瓶”,再由山東淄博名師燒制。瓷瓶一次性限量燒制后,永不再制。如今,“金釵酒”的十二個瓷瓶被瓷器收藏界公認為是“精品一絕”,價值不菲。
彩塑做媒,奇藝結緣李翰祥
因為《金瓶梅》彩塑,逯彤還結識了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李翰祥拍攝了大量風月電影,對《金瓶梅》題材電影更是幾度創作。
“我能和李翰祥相識絕非偶然。”逯彤回憶,1992年他的金瓶梅彩塑相繼在徐州、廣州以及新加坡國立文物館展出后引起國內外媒體推介,很快被李翰祥知道了,這個香港大導演通過中國紅樓夢學會胡文彬找到逯彤,在李翰祥當時北京團結湖水碓子的家進行了第一次晤面。
逯彤第一次見識到“富麗堂皇”的大導演的家。但李翰祥慈祥的笑容風趣而頗有魅力的談吐,很快使逯彤驚慌的神智鎮靜下來。
“他開門見山的講《金瓶梅》藝術,很有興致地看我的《金瓶梅》彩塑照片,直言不諱地褒貶,同時介紹他在電影中的‘金瓶梅’創作和設想。”逯彤告訴記者,自那天后,李翰祥每逢到北京都要電話約他到京,后來還找了一套北京天橋資料,要逯彤塑“天橋八大怪”。
逯彤回憶,李翰祥精力充沛,在他身上見不到疲倦二字,身為報紙專欄作家,每天都要寫稿、校稿、發稿。1993年正當67歲時應邀參加山東棗莊召開的第二屆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會上他道出夙愿:有生之年要拍三部電影《金》、《瓶》、《梅》和金瓶梅四十集電視連續劇。會后帶著逯彤到臨清實地考察,并與當地政府雄心勃勃籌劃建一座金瓶梅文化城,作為他的拍攝基地。
不過這些構想隨著李翰祥去世再也不能實現。逯彤拿出李翰祥為其素描的肖像畫,語氣中很是懷念這位老友。
創作不輟,推動非遺傳承
今年已年逾古稀的逯彤依然創作不輟,他每天都去工作室進行新的創作。“我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泥巴,當年,師傅們把手藝傳給我,我也要把這門技藝流傳給后人。 ”逯彤說,以前很多人覺得泥塑不登大雅之堂,但新中國讓民間藝術煥發了新的光彩。
從藝60年里,逯彤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根植于鄉土和民間的藝術是生活的寫實和反映,也會受到全世界的情感共鳴和認可。“都是人,就會有共同的人性。”
逯彤回憶,1991年,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見到逯彤作品后,邀請他到總統府做客,兩人暢談40分鐘之久;1996年,丹麥王室收藏逯彤作品后,瑪格麗特二世女王回信稱贊“這是傳統中國人物彩塑藝術極好的范例,將被許多人欣賞,也是中丹友好的象征”。
他告訴記者,周恩來總理的老朋友、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南村志郎與泥人張彩塑結緣后,曾經連續多年來到天津,邀約逯彤進行創作,成為逯彤作品的“收藏大戶”。
“南村志郎在中國出生和生活過,他對中國民間的生活非常懷念。”逯彤說,去海外進行展覽和交流活動時,經常會遇到海外華人華僑還有對華友好人士,他們看到逯彤的彩塑會激動落淚,認為好像看到了國內的真人和真實的生活。
如今,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逯彤希望這門技藝能繼續傳承下去,為此,他廣受門徒,也告誡弟子:“民間藝術不能脫離生活,不能脫離人民,這是民俗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