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好的托育機構、上一所好學校、認真學習考個好成績……對很多家庭來說,從孩子出生起,“教育”就成了父母最操心的事之一。
但對有的孩子來說,生來的“不完美”會給他們帶來巨大影響。最近,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火了,它把鏡頭對準了三個孩子有“閱讀障礙”的家庭,截至目前,豆瓣評分9.4.
有人說,這是一部紀錄片,同時也值得所有人都看看:生活中每個人的都有缺憾,學會接納自己的局限性,擁抱更加平凡快樂的人生,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努力追趕的孩子
對孩子來說,童年往往意味著單純和無憂無慮。但對閱讀障礙兒童來說,他們可能體會不到那么多的快樂,父母的不理解、同學異樣的目光都會帶來壓力。
在《我不是笨小孩》里,三個孩子都有著各自難以言說的苦惱。比如,校校十分聰明,但難以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在課堂上走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閱讀障礙的困擾無聲無息,校校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沒有結果的付出讓他本能選擇逃避,甚至抵觸讀書和寫字。
再比如群曉,可以為了一場考試,在前一天晚上復習到11點。但跟同齡孩子對比時,落后十分明顯,可能只是簡簡單單一段文字,“讀讀不了,或者是讀串行”。
天天學,學不會,群曉成為別人眼里的“笨小孩”。更大的嘲諷來自同伴,有孩子當著父母的面欺負他,因為他嘴笨、反應不過來。
若汐呢?她是個經常被老師忽略的孩子,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張獎狀,學習成績長期不理想,內心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三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承受、化解閱讀障礙的困擾。對若汐來說,她最大的困難是要去面對一個不理解她的外部環境,孩子其實非常有韌勁。”《我不是笨小孩》導演李瑞華說。
父母的焦慮
當孩子面臨學習、成長帶來的種種不順利時,父母往往也面臨著逃不開的焦慮。
《我不是笨小孩》的另外一位導演樊啟鵬提及,目前在國內,人們對閱讀障礙的研究和了解并不多,有閱讀障礙癥狀的孩子往往缺乏社會的系統化支持。
由于它不被大眾所知,也就很容易導致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可能會因為成績差被歧視。片中介紹,在適齡兒童中,大約5%~8%的孩子有閱讀障礙的困難,他們常常被誤認為笨或者懶。
校校、群曉、若汐的父母都不同程度為孩子學習上出現的問題發愁,擔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同時糾結于如何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成為最好的自己
為了盡可能完整地呈現父母和孩子自我排解焦慮、共同成長的艱難過程,《我不是笨小孩》的拍攝時間長達三年。
準備拍攝之初,另一位導演李瑞華通過《我不是笨小孩》學術顧問李虹的引薦,打算尋找合適的人物和故事。有的孩子父母很干脆地拒絕了,再篩掉相似人物,最后剩下了3個例子。
在跟蹤拍攝的過程中,李瑞華和同事們發現,愿意接受拍攝的家庭往往有一些共同特點:不回避問題,愿意借此給人們提供了解“閱讀障礙”的渠道,讓同病相憐的人少走彎路。
開明的態度,對孩子恰恰也是一個鼓勵。她注意到,三個家庭的故事側重點雖然有所不同,但共同點卻很一致:孩子和父母都在努力融入學校,去克服困難。
校校媽媽知道成績逆襲很難,但依然盡力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和態度,于是她每天陪著孩子一起進步,清華大學畢業的姥姥,也開始“輪崗”,監督校校寫作業。
群曉的父母費盡心思挑選學校,讓孩子少受“閱讀障礙”的影響,盡可能全方位開發智力;若汐成績不好,媽媽就專門發個獎狀鼓勵她……漸漸地,孩子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李瑞華說,“雖然成長的過程有些揪心,但是我們看到孩子自身具備的一種能量。只要給他們時間和空間,他們都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學會接納“不完美”
《我不是笨小孩》播出后,很快在豆瓣拿下了9.3的評分,后來又漲到9.4分。在人們分享的觀后感中,除了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外,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是“如何接納不完美”。
有網友評價,看之前以為是給孩子看的兒童片,看了開頭覺得是給家長看的親子片,一口氣看完三集,發現這是給所有人看的紀錄片。關乎如何跟別人相處,也關乎如何和自己相處。
“在片中,三個家庭的父母都接納了孩子的不完美,并堅信他們不笨,長大成人后能在社會上好好的生存。”李瑞華說,“接納”就是該片的主題詞。
推及到生活中,這個詞仍然適用。包括工作、技能學習等等,我們可能會遭遇許多困境,需要努力,但也要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人生。
樊啟鵬說,無論面對朋友還是家人,人不是一座孤島,在人際交往中需要體諒、理解另外的生命,哪怕我們確實存在太多差異,但既沒必要‘凡爾賽’,也無須自卑。
在他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學會接納自己的局限性,擁抱更加平凡快樂的人生,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而這,也是《我不是笨小孩》的延伸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