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做了40年保姆一直默默無聞,而在去世之后,她卻因15萬張攝影膠片而被稱為“一位隱匿的攝影大師”。她,就是20世紀最為知名且最為神秘的攝影師之一薇薇安·邁爾。
在薇薇安·邁爾的作品中:街頭場景、匿名的陌生人、孩子們的世界,以及她自己的形象是反反復復出現的主題。“尋找隱匿的天才:薇薇安·邁爾”正在今日美術館展出,展覽呈現了薇薇安·邁爾不同時期的自拍作品,共計83幅原片,通過這些作品呈現這位獨立、矛盾、神秘、不一樣的女攝影師的多維人生,同時也是她所處時代的濃縮。
今日美術館館長、聯合策展人張然表示,這些照片既是薇薇安個人的寫照,也映射了二戰后蓬勃發展的美國大都市以及千千萬萬很少被影像記錄的普通民眾。與此同時,這些影像也成為探究薇薇安精神世界的線索。“鏡中抑或是不規則平面中自觀照的扭曲與變形,恰是她對自我探索的再現,充滿幽默感與生命力,更是冷峻而疏遠的反觀與記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平凡的生活中,獨立而平靜的思考、置身事外的觀察、自我關照的凝視與反思,從來都無比珍貴。薇薇安是一個孤獨的奇才 —— 亦是眾生,亦是她們,亦是你我。”
在陳丹青看來,薇薇安·邁爾的作為是在反傳播,她熱愛攝影,但她不要給別人看。對她而言,照片只是“我”的,跟“我”有關,跟其他任何人沒關系。“薇薇安·邁爾性格閉鎖,但她喜歡攝影,她永遠在觀看。她從未試圖分享,甚至大部分照片自己都沒看過,唯一的快感就是1%秒按下快門。”
1
一個小小的拍賣活動 發現了薇薇安·邁爾
2007年的一天,芝加哥一家倉庫舉辦了一場逾期寄存物拍賣會,就是這場普通之極的拍賣會,第一次出現了薇薇安·邁爾的名字。薇薇安·邁爾在這家倉庫租有5個儲物柜,按照公司規定,逾期30天未繳納租金,公司有權處理客戶儲存的私人物品。于是,超時未付租金的邁爾的私人物品就進入了拍賣流程。
這些被拍賣的物品包括一個旅行箱和幾百個盒子,里面裝滿了書刊、賬單、文件、信箋,還有照片以及尚未沖洗的膠片。當時正在研究位于芝加哥西北部的波提吉公園一帶特定歷史的約翰·馬盧夫參與了這次拍賣,他花了380美元拍下了最大的那箱底片。雖然拿回家后發現這些與自己在做的研究工作無關,而且自己也毫無攝影知識,但約翰·馬盧夫還是被這些照片所震撼,他在網上查找“薇薇安·邁爾”,但是卻一無所獲。
約翰·馬盧夫將一些照片掃描發到網上,網友們和他一樣被照片所震撼,對這位神秘的攝影師越發好奇。
就在尋找薇薇安·邁爾的過程中,2009年的一天,約翰·馬盧夫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關于薇薇安·邁爾的訃告,聯系之后他被告知,薇薇安·邁爾是登訃告的人的保姆。2009年年底,英國《獨立報》刊登了《小婦人大攝影:一位法裔保姆鏡頭下的50年代的美國》,薇薇安·邁爾這個名字和她的攝影作品“橫空出世”,人們為薇薇安·邁爾貼上了“天才攝影師”和“神秘保姆”的標簽,媒體稱她為“20世紀的凡·高”“與哈里·卡拉漢比肩的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甚至有人認為她的出現改寫了美國攝影史。2015年,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獲得了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這部紀錄片更是給薇薇安·邁爾帶來了眾多攝影圈外的粉絲,就像《尋找薇薇安:從“神秘保姆”到“傳奇攝影師”》一書的作者帕梅拉·班諾斯所說:“薇薇安·邁爾最忠實的擁護者,是那些對攝影歷史知之甚少或以前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邁爾的生平經歷和攝影作品引得人浮想聯翩。”
2
是自拍又不是自拍 一個孤獨的奇才
沒有證據表明薇薇安·邁爾學過攝影,但一份1930年的人口普查記錄表明薇薇安的母親和著名女肖像攝影師珍妮·貝特朗是好友,那年薇薇安曾與母親和珍妮·貝特朗生活在一起。1930年的薇薇安·邁爾還只是個4歲的孩子,但人們認為邁爾愛上攝影,與珍妮·貝特朗有很大關系。
薇薇安·邁爾的母親瑪利亞是法國人,父親查爾斯是奧地利人,兩人于1919年5月11日結婚時,除了牧師、牧師太太和教堂的清潔工,沒有家人在場?;楹蟾赣H查爾斯埋怨母親瑪利亞不工作,不做家務;而瑪利亞則指責查爾斯工作不努力,酗酒。孩子出生后所帶來的負擔,讓查爾斯越來越暴躁,粗暴、酗酒,最后淪為賭徒。1926年,薇薇安·邁爾就生于這樣的一個爭吵不休的家庭。
1956年,住在芝加哥的根斯堡在報紙上刊登了找保姆的廣告,薇薇安·邁爾應征到他們家照顧根斯堡的三個兒子,一直到1972年孩子們長大成人,薇薇安·邁爾才離開根斯堡家。這17年可以說是薇薇安·邁爾最為安穩的17年,根斯堡夫婦尊重她,孩子們喜歡她。薇薇安將專門留給她的廁所改成了暗房,不讓任何人走進。
根斯堡家的孩子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又重新聯系上薇薇安·邁爾,他們為薇薇安·邁爾租了一個小公寓,2008年冬天,薇薇安滑了一跤并傷到頭部,被送進了急診室,根斯堡家的孩子后來讓薇薇安住進了羅杰斯公園地區的一個療養院,以便他們下班可以去看她。2009年,薇薇安·邁爾在這家療養院病逝,根斯堡的孩子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發布了訃告,也正是這則訃告,讓約翰·馬盧夫找到了那些照片和底片的主人,讓薇薇安·邁爾這位杰出的攝影師為世人了解。
在離開根斯堡家后,薇薇安·邁爾開始輾轉于多個家庭做保姆,沒有親人的她也沒有男友,沒有結婚,沒有孩子,陪伴她的只有照相機,而原生家庭顯然對她的性格和攝影作品影響很大。
薇薇安拍攝各種各樣的人,她拍下街邊潦倒的醉漢,就像印象里酗酒父親的翻版;她拍下街邊孤獨的中老年婦女,這或許就是對外祖母的回憶;她拍攝垃圾桶里的玩具、“隱形的”影子、運動場上的富家子弟以及替別人擦鞋的窮孩子,這些都有她隱匿人生的蛛絲馬跡……她拍了一生,而這些攝影作品自然也成為她一生的縮影。
為了展示薇薇安·邁爾的傳奇人生,今日美術館此次全面呈現薇薇安·邁爾最迷人也是最復雜的“自拍系列”,篩選出隱藏她一生經歷的人物肖像。
在談及薇薇安·邁爾的精神世界,受邀擔任此次展覽總監的知名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坦言:“這次展覽所有作品里都有薇薇安·邁爾自己。我覺得是自拍又不是自拍。她太孤立了,而這就是她要的孤立,她守護的孤立。借用墨西哥女藝術家弗里達的話:‘我畫自己,因為我常孑然一身。’薇薇安拍自己,正是因為她孑然一身。”
對于薇薇安·邁爾的自拍,陳丹青有著自己的理解:“有人問我為什么畫自畫像,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戀嗎?不是,因為畫畫的人手癢,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模特,最簡單就是畫自己。薇薇安·邁爾更是這樣。大家去街上拍照試試看,很難很難的,一萬張里沒一張可看。當她沒有素材時,就拍自己,包括自己的影子。獨孤的人常會下意識地面對鏡像。”
3
作為女性 薇薇安實在是勇敢得不可思議
在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中,曾經與薇薇安·邁爾有過接觸的人對她的評價最多的是“神秘”“怪異”“注重隱私”。
受訪者回憶說,薇薇安·邁爾身材高大,她愛穿男士襯衫、大衣和靴子,戴著帽子,打扮得如同20世紀50年代蘇聯工人,走路時,更是大幅度擺動雙手、大步快走,而不論到哪里,她的脖子上總掛著一個方形的祿萊雙反相機。
薇薇安·邁爾的一生都保持神秘,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中一位受訪者有些哀怨地說:“和她做了十年的朋友,你卻發現對她一無所知。”
雖然相處了一段時間,但很多人對薇薇安·邁爾究竟是哪里人都搞不清楚。有人根據口音猜測她是澳大利亞人或者法國人,而事實上,薇薇安·邁爾卻是出生于紐約,不知出于何種原因,薇薇安·邁爾對于外界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她不但捏造口音,還給自己編假名。
根斯堡家的三個兒子對于薇薇安充滿感謝,雖然這位保姆言行舉止有些怪,但對幾個孩子很好,而且帶著他們玩一些冒險游戲,“她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盈。”而對于薇薇安的保姆工作,《尋找薇薇安·邁爾》中的幾位受訪者卻頗有微詞,有人說她經常帶著孩子出門,但常常是走著走著她就拍照去了。一個曾經被照顧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她回憶說,一次警察還責怪他們幾個孩子在外面亂跑,警告他們要跟好大人,“而事實是,這個大人把我們甩了。”
還有一次是薇薇安·邁爾照顧的一個小男孩出了車禍,在等待救護車的時候,薇薇安·邁爾十分淡定地拍攝男孩受傷的照片,完全看不出著急、擔心,沒有身為保姆所應承擔的責任感。
薇薇安·邁爾還喜歡看報紙看新聞,對貧窮、種族、暴力等議題及社會底層尤為關注,她的屋里堆著很多報紙,一次有人拿走了幾張,被她發現了十分生氣。薇薇安·邁爾的作品中也能看出她有著強烈的“報紙情結”,她會拍攝報攤、報紙頭條新聞和各種讀報紙的人。
薇薇安·邁爾還會拿著錄音筆去超市去街頭采訪人們對于新聞時事的看法,甚至還自己拍過一部DV《1972年芝加哥母嬰命案》,走訪案發現場的鄰里, 去殯儀館采訪。
無論是外貌還是內心,薇薇安·邁爾都顯露出了強硬的個性,或許對她來說,除了攝影,沒有什么可以走進她的內心。曾雇用薇薇安·邁爾的雷恩說:“她有自由的精神——這是你唯一可以用來形容她的方式。她對物質興趣全無。”
美國著名的街頭攝影師喬爾·邁耶羅維茨說:“第一次看到薇薇安作品的時候,還以為是男人拍的。它們樸實、剛毅、堅韌。在那些破舊不堪、治安不好的地方轉悠拍片,作為女性薇薇安實在是勇敢得不可思議,同時她也很容易受到傷害。那時代沒有人認為女人應該是這樣的。”
4
我的一生就在一個個盒子里
1987年,薇薇安·邁爾到扎爾曼·尤西斯金家工作,扎爾曼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教授,太太凱倫是教科書編輯。他們面試薇薇安時,薇薇安·邁爾的要求是:“我必須要告訴你們我會帶著我的一生來,而我的一生就在一個個盒子里。”
扎爾曼夫婦想著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因為他們家里有個大車庫,可以存放兩輛汽車,可是等薇薇安·邁爾來時,兩人還是驚呆了,薇薇安帶來了200多個大盒子。
薇薇安·邁爾熱衷于收藏過去的事物:鞋子、衣服、小票、車票,也有一些自己錄的磁帶、影片,里面記錄一些有趣的事和她的感受。
薇薇安·邁爾拍攝的底片約15萬張,僅有不足5%是她在生前沖印的。在薇薇安·邁爾的作品中,街頭、陌生人、孩子,以及個人肖像是主要拍攝內容,而所有的這些圖像讓本屬于那個時代“隱形”階層的人生,變得可見。“尋找隱匿的天才:薇薇安·邁爾”聯合策展人安妮·莫林表示,薇薇安·邁爾的圖像語言極為廣泛,在自拍系列作品中展現出剪影式自我表達,以及清晰的個人肖像塑造。“如果說這些影像宣告了邁爾的存在,那或許是因為她本來是‘隱形的’,與眾多相似社會環境中的人一樣。60年代‘美國夢’盛行開來,在全速躍進的美國經濟、社會以及政治中達到頂峰。那里曾是充滿可能的機會之地,而社會底層的工人,被遺忘、被邊緣化的人,在美國夢中并未獲得一席之地。當薇薇安·邁爾拍攝自己,在照片中或留下幾乎無法識別的線索,或占據全部畫面,都是對于她所處條件的抵抗。同樣,她在紐約或芝加哥街頭拍攝的人,在這個意味上也變為一種自拍像。她只拍攝和她一樣同屬社會無形的邊緣的群體。”
為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薇薇安·邁爾的身份特點和特定的時代,此次展覽在展陳空間中特別復原了一個類似薇薇安·邁爾在老雇主阿夫龍·根斯堡家的洗手間,被薇薇安·邁爾用作沖洗膠片暗房空間。同時,展覽借由鏡子與影子的視覺,喚起觀眾對薇薇安·邁爾所處時代社會語境的理解,以及薇薇安·邁爾以聚焦平民生活的方式不斷尋找自我的歷程。薇薇安·邁爾關心社會,她既是自身畫像的記錄者,也是平凡生活寫照的在場者——她拍攝自己與同時代那些處于底層的、“隱形”般的存在。
薇薇安·邁爾的一生是孤獨的,或許也因此,她才會有大量的自拍照。女性藝術評論人伊麗莎白·艾薇登表示:“我感覺到隱藏在薇薇安·邁爾自拍像里面的她的那些影子。在一些古老的文明中,一個人的影子暗示著他的自我分身。研究薇薇安·邁爾的自拍肖像,可以感覺到包含其中的一種潛在的堅定不移態度。只有通過專注于攝影活動——行走、觀看、拍攝、旅行——薇薇安·邁爾才能從一貫處于的緊張狀態中舒緩寬慰下來,就好像她一直不斷地對自己說,她只能不停地持續移動拍照。”
如今人們通過薇薇安·邁爾的作品,去理解她去感知那個時代,人們對薇薇安·邁爾推崇備至,用著最華麗的詞匯去評價她的攝影作品,而這些對于薇薇安·邁爾本人來說,或許并不重要。薇薇安·邁爾留下的資料中有段錄音,她是這樣說的:“我們得為他人騰出地方來。就像個轉盤,你登場,你走到終點,而別人也有機會走到終點,如此反復,另一撥人再登場。太陽底下無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