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施瓦茨 (Ernst Schwarz,1916年8月6日~2003年9月6日),是奧地利及德語國家遐邇聞名的漢學家。他雖是奧地利人,但常年卜居東德,頻頻往返于德、奧之間。
1988年4月初,為節省國家外匯,我受命同時擔任中國兩個作家訪歐代表團的翻譯,一個是《白毛女》編劇楊潤身率領的出訪民主德國團,另一個是相隔兩日由作協資深領導康濯帶領的出訪奧地利作家團。按計劃,前一個團返航后,我需獨自從東柏林飛維也納,接后一個團。
這次出訪安排使我有機會再次見到施瓦茨。我們第一次邂逅是在幾年前洪堡大學漢學院舉辦的一次中國文學座談會上,會議由另一位民主德國的漢學家梅薏華教授主持,會上施瓦茨跟我一見如故。
此后我多次出訪東德,施瓦茨每次都定會設法與我見面。這次訪問東德結束前,我將自己的行程輾轉透露給施瓦茨,意思是,他若近日去維也納,可以和我搭伴而行,我們一拍即合。目送訪東德中國作家團登機后,為了避免同一天從東柏林直奔維也納的長途勞頓,我和施瓦茨離開機場直接前往離捷克很近的德累斯頓,穿越半個東德,以減短第二天的維也納行程。
我們從德累斯頓一早出發,行車八九個鐘頭,傍晚才抵達施瓦茨的家。
途中,他滔滔不絕,話題從“二戰”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迫害猶太人開始,一直講到與兄長相依為命,流亡上海的經歷。施瓦茨是猶太后裔,對那段歷史刻骨銘心。跟整個以色列民族一樣,他非常感激中國對他的救命之恩。
他反復說,若當年沒有中國伸出人道的援助之手,他也許就沒有今天;出于對中國的感恩之情,流亡上海時他就決心要學中文,以便將來向歐洲譯薦中國的文化、文學,這在他的余生之年如愿以償。
上世紀70年代施瓦茨翻譯出版的 《老子·道德經》,是20世紀中葉他多年翻譯生涯中,一部最主要的經典譯作。對老子的翻譯,作為外國學者,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對其人生理念的融會貫通,《道德經》中許多概念富有哲理、極為隱晦、且頗具悖理,加之原著中往往不易讀出此類概念的時空界定、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理解和正確把握,要翻譯成功,僅拘泥于文字的粗淺表層,老子的哲學思想體系就無法自圓其說。在這一點上,施瓦茨不同于他的譯家前輩,能得以脫穎而出,與他常年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不無關聯,他是一位跟我們能脫口說出“洋涇浜”“吊膀子”的中國通。
正是基于在上海的經歷,他對后來的社會主義制度懷有好感。他解釋,這是為什么“二戰”后,當出現東、西德分裂,他擇居東德的原因。施瓦茨還說,除了翻譯,他一直想報答中國,希望能為中國的德語教學作一點貢獻,這就是他后來去了杭州大學教德語的動機所在。
也是因為通過學習漢語,他接觸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了解到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他說正因中國文字、文化的偉大,他學來茅塞頓開,覺得學好了中文,他將有一輩子完成不了的事業。
抵達維也納的當晚,施瓦茨執意要我留宿他家,并把我介紹給他的“女主人”艾娃,兩口子接下去就是我們團的全程陪同。晚餐時,他岳母風趣地對我說:“一見面我就想稱您教授。”我連忙說我只念了研究生,連博士都還沒讀呢。老人家回應我:“歐洲的博士須經過嚴格的國家考核,而教授可以任意封冕。”我頓覺學問見長。
(作者系作家,資深文化人,日耳曼文學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