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9點剛過,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后街40號的“美后肆時·景山市民文化中心”(簡稱“美后肆時”),像往常一樣逐漸熱鬧起來。詩詞愛好者鄺嵐來到美后肆時準備參加“唐詩共讀”講座,63歲的王女士帶著3歲的孫女開啟了親子閱讀之旅,書法愛好者、茶藝體驗者等也陸續進館……一到周末,這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更是熱鬧非凡。5月15日至16日,美后肆時策劃推出四合院自嗨節,有“80后”父母帶孩子參與親子文學戲劇,“90后”制作步搖冠飾、體驗手沖咖啡,“00后”學跳少兒街舞,還有各個年齡段的市民學習體驗陳氏“太極十三式”、拓印、古琴彈奏、布藝制作、盤扣制作、旗袍搭配等,豐富、時尚又精致的活動讓市民直呼“很嗨、很過癮”。
作為東城區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最新實踐,美后肆時自2020年9月全面開放以來,在活動場次、參與人數、主題形式、品牌推廣、服務水平等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日均客流量約1000人次,如今已成為東城區的地標性公共文化空間,被市民和網友親切地稱為“北京最歡騰的四合院”。
鏈接各年齡段人群需求 多元供給重塑特色公共文化空間
美后肆時,因坐落于美術館后街40號而得名,寓意“四季更迭、四時更新,美好永不間斷”。朱漆大門內,兩進式四合院古色古香,青磚灰瓦的中式建筑由回廊相連,雕梁畫棟京味十足。作為地鐵8號線盾構工程騰退后新建落成的公共文化場館,美后肆時地上一層、地下三層,共有美劇場、美作館、美食館、美閱館、美影館、美衣館、美體館等21個活動空間,總建筑面積5411平方米,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街道級市民文化活動中心。
美后肆時現由優和時光(北京)文化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優和時光”)承接運營,每天早9點至晚9點開放,365天不打烊,為市民提供閱讀、歌舞、戲劇、國學、藝術、文創、美食、健身等主題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特色文化體驗。
每周來美后肆時參加文化活動已成為家住西城區、66歲退休大學教師何群的生活日常。“我每周幾乎都駐扎在這里。不僅喜歡這里幽靜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課程和活動主題十分豐富、有趣,服務也便捷周到。”何群作為景山東街舞蹈隊隊員,從美后肆時開放之初就在這里跳舞,之后還體驗了民族舞、古典舞、蒙古舞、拉丁舞等公益舞課,也報名參加過服裝搭配講座、油畫體驗課、瑜伽課等,到現在還堅持跟隨畢業于內蒙古大學舞蹈系的馬李敖楠學習蒙古舞,也在這里培養起對彈鋼琴的興趣,一直堅持在學。
家住東四六條、65歲的楊光毅老人每周日都會來美后肆時參加關于老北京影像、史料的展覽和講座。中年金融從業者鄺嵐也是從去年就跟隨文雯老師學習唐詩,十幾節課下來,她收獲頗多。她以老師當天課上講的唐代李頎的詩句“心輕萬事如鴻毛”闡明從唐詩中學到的處世之道。
書法、國畫、古琴、茶藝、非遺、歌舞……美后肆時提供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講座、培訓等不僅讓年長者找到了“心頭好”,同時,脫口秀、現代戲劇、服飾美學、有氧搏擊、攝影、文創、手作、市集等時尚潮流的玩法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讓這個公共文化空間迸發出嶄新的活力。
熱愛喜劇的“95后”男生唐立只要看到單立人脫口秀和大逗相聲演出都會報名參加;家住東四的女孩小文熱衷于古風頭飾、團扇、盤扣等飾品制作;家住東直門的“90后”曾俊經常一家人一起來美后肆時,他參加有氧搏擊等健身活動,他愛人則帶著5歲的孩子迪迪體驗斑馬戲劇課程……
從垂髫小兒到古稀老人,美后肆時通過高質量、個性化、多樣化的文化服務供給,鏈接起了各個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受眾。多位市民都提到美后肆時的“不一樣”和一票難求,感慨“家門口有這么個文化中心是件幸福的事”。在他們眼中,美后肆時不同于傳統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熱鬧、時尚、有活力,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趣味。何群還特意去自己所住的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辦事處,希望工作人員能來美后肆時看看,借鑒這種模式。
美后肆時的成功離不開運營團隊的付出。優和時光團隊將自己定位為“城市公共文化運營的探路者”,已運營東城區角樓圖書館多年,將其打造為頗具京味兒的圖書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專業化運營服務體系。“在空間定位上,我們會針對每個空間的建筑風格、地域特色、周邊人群需求等賦予其鮮明、個性的屬性。”優和時光團隊負責人盧秋平曾是一名媒體人,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痛點和難點有較深刻的了解,她坦言,“按照‘把美后肆時打造為兼具多元化、場景化和文化內涵的全民美育平臺’的目標,我們從空間設計、空間運營、活動策劃、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規劃。”
在活動內容策劃方面,為了更好匹配群眾需求,美后肆時注重策劃的“換位思考”,力求做到板塊化、主題化,注重提供場景式特色化文化體驗服務,策劃“肆時韻味”“肆時風味”“肆時趣味”“肆時美味”四大板塊群文活動,并推出四合院單身青年節、四合院萌娃節、四合院音樂會、四合院戲劇節、四合院超齡兒童節等15項特色品牌活動。同時,在運營過程中,美后肆時充分考慮各年齡、各職業群體的文化需求,提供分時段、精準化的文化體驗內容。
以跨界思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社會化運營效能
▲四合院市集
▲單立人脫口秀公益活動
“盡管街道一級市民文化中心的社會化運營,客觀上服務半徑更小,更便于開展精準服務,但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較大的運營規模和體量還是給運營團隊帶來了很大挑戰。”盧秋平坦言,美后肆時項目團隊僅有13人,以“90后”為主,為保證365天早9點至晚9點的正常開放和運營、滿足政府一年1098場公益活動的考核要求,優和時光極大發揮社會力量資源優勢,招募志愿者、兼職人員及實習生,構建起集場地、活動、用戶、內容、品牌運營于一體的運營體系,實現了活力文化空間“從有到優”的轉變。
“美后肆時的運營理念和模式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運營的乘法效應。”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尹壽松表示,以跨界思維充分挖掘優質文化資源、拓展服務力量,把社會化觸角伸得更遠,同時他們的服務理念跳出了傳統的方式和內容,更貼近生活、更時尚新潮。盧秋平介紹,美后肆時有效調動社會各方力量,與100多家文化機構、500多位文化講師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文化資源儲備,以開放、共建、共創的理念,形成內容共創、共建的生態共同體,保證了文化服務的高質量、多元化,為公共文化事業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美后肆時的合作機構不僅有人民出版社、團結出版社、中國戲劇家協會等老牌文化單位和機構,還有斑馬戲劇、大逗相聲等新興文化團體。許多合作的講師,如東城巧娘協會布衣講師賈玉玲、初岸文學主編文雯、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勾超等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粉絲。文雯老師從運營角樓圖書館開始就與優和時光合作,她坦言,這種合作模式靈活、有新意,可謂群眾、運營方、講師三方受益。
“五一”期間為期3天的四合院玩家趴,美后肆時聯合近50位攤主搞了一個手工市集,四合院自嗨節則與20余位講師聯合發起,大大激發了社會力量的活力,還曾聯合主辦單立人脫口秀公益活動、三聯2020生活方式大會等,提升了美后肆時的品牌影響力。
不僅如此,為支持高效率運營、提高用戶使用便捷度并進行大數據管理,美后肆時從籌備運營開始就定制研發了微信小程序,可實現活動發布、在線報名、內容管理、志愿者管理、講師展示、活動評價、數據統計等功能。如一項活動報名率總是不足70%就會做出相應調整;為確保公共文化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采取累計3次報名未簽到將取消1個月報名資格的管理措施。
“美后肆時現在收獲了較高的關注度,但背后的壓力、艱辛不言而喻。我們堅持的動力是自己運營的空間、開展的服務得到群眾的認可,是他們那一句‘這就是我心目中文化館站該有的樣子’的激勵。”盧秋平感慨,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正是團隊的成就感所在。
創新體制機制多方協力激發公共文化空間活力
▲社區鄰里節·毛氈花制作體驗
美后肆時多元又精致的文化供給背后,是東城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上的全面創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政府主導是核心,機制建設是重點,群眾滿意是關鍵。
在頂層設計上,東城區出臺《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2015—2020年)》《貫徹落實“崇文爭先”理念 進一步加強“文化東城”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年,由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牽頭制定的《北京市東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指導意見(試行)》更在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方面實現三方面突破:一是創新延伸類服務概念,在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由政府購買、充分供給的基礎上,將群眾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歸入延伸類服務;二是委托主體與承接主體合作方式靈活,允許承接主體運用市場化手段通過低收費實現延伸類服務的供給;三是將委托主體與承接主體的合同期由以往的1年發展為滿足特定條件后最長可達3年。
根據此政策,景山街道與優和時光團隊簽訂3年期限合同,并對活動總量、受眾滿意率、參與人次等設立標準,每年一考核。同時,美后肆時也在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的免費提供與優惠提供并舉之路,對盤扣制作、文創手作等一些個性化的文化服務進行低收費,但目前這部分活動的參與人數占比較低。
在模式創新上,東城區不斷進行改革探索實踐,圍繞“有沒有、夠不夠、好不好”三個層次,推動公共文化社會化服務1.0、2.0、3.0的模式版本演進升級,依次解決了資源導入問題、制度建設問題和創新發展問題。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3.0版本突出文化聚合能力建設,營造跨區域服務的“市民文化活力空間”和文化美學場所。目前,東城區已經涌現出一批有特色、高品質的公共文化空間,文化傳承與社區服務相得益彰的東四胡同博物館、集公共藝術和社區營造于一體的朝陽門社區文化生活館(27號院)等都已成為文化打卡地,極大滿足著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需求、新期待,并在探索社區治理和建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實效性上看,作為東城釋放政策體制機制活力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運營最新成果,美后肆時開放3個月就開展線上、線下活動1098場,達到了全年的考核要求,95%以上活動均能名額報滿,約6萬人次直接受益,在大眾點評等用戶評價系統獲得了東城區文化藝術好評榜第一名。
“美后肆時定位于公共文化服務場所,但還附加文化傳播、生活方式體驗、文化社群交流等功能,這也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多元屬性。”盧秋平說。因美后肆時而結緣的美好故事一直在發生:何群在舞蹈班偶遇了自己的中學師妹,還結識了許多興趣相投的舞友和琴友;通過四合院單身青年節,本是陌生人的“95后”黃超和欣欣成為情侶;家住育群胡同的張女士從活動參與者變身成為志愿者……
如何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以提升服務質量和效能、提高空間利用率和品牌吸引力、激發公共文化空間的活力,各方還將繼續加強合作、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