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一部以二戰結束后的粵港兩地為背景,講述流浪少年歷經劫難,最終在黨的幫助下成長為革命戰士的長篇小說,在中共主持創辦的香港《華商報》上連載。作品中斑斕多彩的社會百態、曲折生動的情節、鮮活質樸的語言,尤其是機靈、善良、俠義的少年“蝦球”形象,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在當時的“國統區”特別是華南地區讀者中引起巨大反響。
這部頗具“大時代寫照”氣質的作品,便是廣東著名作家黃谷柳的代表作《蝦球傳》。上世紀80年代初,廣東電視臺制作的電視劇版《蝦球傳》,紅遍大江南北,開創了當時內地電視劇的收視高峰,還成為第一部在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播出的粵產電視劇。
在今天的評論界看來,《蝦球傳》是左翼文學創作與民族化、大眾化有機融合的成功典范。不僅如此,《蝦球傳》從誕生到傳播,均鮮明又深刻地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脈的文化傳統,書中的嶺南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更是成為大灣區一代代讀者的集體記憶。
“他非??释塬I身偉大的時代”
以地域色彩書寫見長的華南作家群里,黃谷柳是擁有讀者最廣泛的一位,其文學成就堪稱是首屈一指。”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崗這樣評價。
《蝦球傳》之所以能成為一代經典,離不開作品里洋溢的地道濃烈粵港風情。黃谷柳本人曾兩次在香港定居,其間的經歷也讓人依稀見到幾分少年“蝦球”的影子。
1908年,黃谷柳誕生在越南海防市的一間小旅館,迎接他的,是拮據痛苦的童年。
“艱難痛苦、屈辱負重伴隨著他長大,也使他自小養成了沉默堅強、善于思索的性格。”黃谷柳外孫女黃茵告訴記者,對于命運,黃谷柳未曾屈服,反而愈發刻苦學習。
考入學膳費全免的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是黃谷柳“一生中最感幸運的一件事情。”他曾寫道:“這樣,我才有能力去閱讀小說,并且后來練習寫作。”
入學第二年,北伐革命浪潮席卷全國,青年黃谷柳不滿足于僅僅參加學校的進步運動,毅然離開生活了18年的云南,取道海防、香港前往武漢,奔赴革命一線。黃茵如此形容:“外祖父非??释塬I身偉大的時代、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途經香港時,他卻從報紙上意外得知1927年“四一二事件”發生的消息,革命形勢陷入低潮。他不得不客居香港,一住就是近5年。在清苦的生活之余,他依然心系文學,他在日記中寫到與文友們熱烈探討新文藝時的場景:“一毛錢花生米吃得普天同慶!”
那段日子,黃谷柳在香港社會底層掙扎求生,最終勞累過度,咳血病倒,被迫辭職。
為謀生存,1931年他入伍參軍,后輾轉抗日前線,參加了淞滬抗戰,還曾險些命喪日軍對南京的大屠殺。這段軍旅生涯時期,讓他對抗戰時期黎民百姓的悲苦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1946年,他聽從好友黃秋耘的建議,果斷放棄在正中書局廣州分局的“鐵飯碗”,與國民黨徹底割席,帶著家人回到香港,又居住了4年,《蝦球傳》就誕生于第二次赴港期間。
“自愿選擇的一條光明正道”
關于重返香港,黃谷柳曾在《自傳》中剖白心跡:“這是我自愿選擇的一條光明正道。”
然而,這條“光明正道”走起來卻并不容易。他一度被迫把子女分散到親戚朋友處寄食,妻女兼做臨時打紗工貼補家用。由于他不愿迎合當時流行的趣味,投出去的稿件十有八九不被采用。
鐘敬文在《回憶谷柳》一文中這樣描述黃谷柳:“質樸、誠懇、好學,天性樂觀,面帶微笑,稍帶口吃,談到生活的困難,一向不動感情,有時候還很幽默地回應。”
就在那個用木板隔成、嘈雜晦暗的小房間里,黃谷柳開始滿含熱忱地動筆撰寫《蝦球傳》。他身上那種“沖著困難去闖開通俗文學新道路的美愿、雄心和勇氣”,讓鐘敬文十分感佩,“我現在想,這種堅定、樂觀,是跟他對祖國未來的信心分不開的。”
1947年秋,黃谷柳在渡輪上重逢正在籌備《華商報》復刊的夏衍,便將《蝦球傳》第一部《春風秋雨》的原稿交給對方。夏衍一讀當即大為驚奇,于是決定在副刊上逐日連載《蝦球傳》。
小說從1947年11月開始連載,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各界讀者紛紛來信鼓舞、提出意見?!洞猴L秋雨》連載完畢不到兩月,就由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發行單行本,一年內重版5次。茅盾曾寫道:“一九四八年,在華南最受讀者歡迎的小說,恐怕第一要數《蝦球傳》的第一二部了。”(《關于〈蝦球傳〉》)
在書中,涉世未深的蝦球曾誤入歧途,最終是黨組織和游擊隊戰士們幫助他走上了一條幸福的光明大道。而據黃谷柳女兒黃燕娟在文章里披露,家里最困難時,是香港文藝界的共產黨員同志向一家人伸出援助之手;父親也從與夏衍、黃秋耘、黃藥眠等人的接觸中,對共產黨、對革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947年底,黃谷柳將自己的二女兒黃鳴送去十萬大山參加游擊隊;次年春,黃谷柳申請加入共產黨,經過一年考察獲得組織批準。“他來自于底層人民,入黨是他的必然選擇。”外孫女黃茵說。
曾作為本報記者赴抗美援朝前線
1948年12月,《蝦球傳》第三部《山長水遠》在《華商報》上連載完畢。黃谷柳原本計劃在第四部《日月爭光》中,書寫蝦球投奔游擊隊后的磨練經歷。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在戰火洗禮中內心發生轉變的細節,他主動提出到戰場前線去的要求。
此后,黃谷柳在桂邊縱隊司令部擔任秘書,為迎接大軍南下解放湛江市和海南島做了不少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他調任《南方日報》記者,隨軍派駐海南島。
1951至1953年期間,他先后參加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以巴金為首的“朝鮮戰地訪問團”,還以《南方日報》特派記者的身份,深入戰場前沿采訪。
當時,黃谷柳已是名滿香江的作家?!赌戏饺請蟆肥兹慰偩庉嬂畛诮邮茳S茵采訪時曾提到,戰地前線條件艱苦又很危險,并非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當時不是很多作家愿意去的。”
在抗美援朝前線,黃谷柳不僅圓滿完成了采訪任務,還因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戰友而榮立三等功?;貒?,黃谷柳將入朝見聞集結成冊,發表了朝鮮戰地通訊、散文集《戰友的愛》,歌頌志愿軍戰士的英勇善戰,以及崇高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
與此同時,黃谷柳的創作觀念也發生了轉向。他不再滿足于描寫舊社會的痛苦和傷殘,而是將新的寫作目標投向了新社會的英雄人物,打定主意“想通過他們來刻畫亞洲巨人的興起”(夏衍《憶谷柳》)。
原計劃的《蝦球傳》第四部,便由此發展成了書寫志愿軍英雄形象的長篇小說《和平哨兵》。遺憾的是,1977年元旦前夕,黃谷柳突發腦溢血病逝,《和平哨兵》因為種種緣故,最終未能面世。
《蝦球傳》后來多次再版發行,1979至1985年,《蝦球傳》在廣州4次印刷,達40多萬冊。除小說被譯介到日本、英國、南斯拉夫等國之外,《蝦球傳》的影響力還跨越了眾多文藝領域:在粵語評書界,林兆明講古版《蝦球傳》最為知名;著名畫家關山月曾繪制《蝦球傳·山長水遠》連環畫;《蝦球傳》話劇版曾在日本東京演出。1981年,廣東電視臺將其改編為電視劇,從北京到香港,街頭巷尾都掀起一股“蝦球熱”。
回顧外祖父黃谷柳的一生,黃茵最大的感受是:“一路走來,他卑微委屈,卻從來是倔強不甘、尋求光明的。”她根據十幾年來研究外祖父生平資料的成果,寫成《黃谷柳小傳》,并為這篇傳記起了一個題目——“逆風千里,向陽而生”。
不避艱險,這一點也是鐘敬文對黃谷柳的評價——他為人正直敞亮,在生活上“敢于走別人不敢走的最困難的道路”,在創作上敢于創新,善于吸取傳統和外國的經驗。
研究學者林崗將黃谷柳視為“真正扎根大地寫作”的作家中的一員,現實主義精神的驅動,使他們萌生投入“另一種生活”的愿望,哪怕經歷生死考驗也在所不惜。林崗稱:“黃谷柳的寫作足跡,例如親赴戰場,在戰火中構思表現新任務、新世界的作品,這種態度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記取。”
專家解讀
《蝦球傳》是聯結
粵港兩地文脈的
一把“鑰匙”
后世研究者普遍認為,黃谷柳的《蝦球傳》是解放戰爭時期旅港左翼文壇最重要的創作收獲之一,也是香港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茅盾對《蝦球傳》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作品“從城市市民生活的表現中激發了讀者的不滿、反抗與追求新的前途的情緒”,而在風格上“打破了‘五四’傳統形式的限制而力求向民族形式與大眾化的方向發展。”
“《蝦球傳》三部曲的邏輯非常明顯,講述了嶺南一名底層兒童,怎樣在粵港的歷史背景下討生活,繼而成長為一個有革命覺悟的戰士。”華南農業大學中文系主任傅修海認為,《蝦球傳》是一部地域色彩濃厚的小說。書中所描寫的粵港生活、大量方言俗語的運用,滲透著濃厚的地方特色、生活經驗、文化氛圍,是其他同類型小說無法代替的。
同時,《蝦球傳》也代表著香港本土通俗文學脫離了長期浸淫的、功利化的市場環境干擾,開始向地方的、歷史的、文化的和革命的敘述靠攏。“從近代到當代,粵港地區的革命角色處于不斷轉化之中,而黃谷柳對此有著相當的把握、高度的概括,才能把地方特色植入到宏闊的歷史進程中,轉化為小說在紅色文藝、地域文學上兼具的代表性。”傅修海說。
傅修海進一步分析,《蝦球傳》是粵港地區一個“非常典型的文學縮影”,通過“蝦球”的轉變,呈現粵港地區在現代史潮流中的發展變化——用一個人的成長隱喻一個地方的歷史進程,恰當地代表了嶺南地方文藝和中國紅色文藝的結合。而“蝦球”這個人物形象,正是聯結粵港兩地文脈的一把“鑰匙”。
“黃谷柳較早地認識到香港和廣東非常密切的、同步生長的地域關系。”傅修海指出,當時在香港“討生活”的人,大多成長在共同的嶺南文化背景下,他們和廣東有著天然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粵港兩地的中下層人民,從情感、歷史、文化、生活上是相通的。”
兼具成長小說、地域小說、紅色小說三重特征的《蝦球傳》,回答了“嶺南人民如何參與大歷史”的問題。傅修海認為,今時今日,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蝦球傳》仍舊為我們思考地方文藝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統一性、經驗的相容性提供了“鏡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