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它!買它!!買它!!!”隨著科技進步,通過各類平臺來“帶貨”成了人們日漸常見的推銷方式。“帶貨”并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例如,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是“帶貨達人”。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描寫李白飲酒的場景,講的是李白喝上一斗酒,立馬就可以賦詩上百篇,李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美酒代言人”。
李白在《客中行》中寫到“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描寫出了散發著郁金香氣的蘭陵美酒的甘醇醉人,而盛滿美酒的玉碗色澤則如同琥珀般清瑩透徹。瀟灑飄逸的李白對“蘭陵美酒”極盡贊美之辭,“蘭陵美酒”因為李白的宣傳而美名遠揚。直到今天,這一酒品牌仍然在全國范圍內知名。
此外,被李白有意無意推銷過的酒還有很多,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假如李白生活在現代,那么他在美酒行業中的帶貨力一定首屈一指!
作為李白的好朋友,杜甫也是一位“帶貨”能手。杜甫曾經為泰山做宣傳,他在《望岳》 當中描繪出了泰山的雄偉磅礴,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而在岳陽樓,他寫下了“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登岳陽樓》),寫出了洞庭湖的波瀾壯闊。
當然了,杜甫也為美食“代言”。有一回,他參加了一個高端局,吃了一次生魚片,于是寫了一首《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杜甫寫盡了生魚片從取魚、切肉到進嘴的過程,對于生魚片的口味,他這樣評價:“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無色細下”形容刀工精湛,而“碎雪”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襯托魚肉的白嫩,簡直讓人看見詩句便已經饞出了口水。
在成都時,杜甫還愛上了一道名叫“槐葉冷淘”的涼面,這是一種用面和槐葉汁水調和、然后切成條絲狀、煮熟后用涼水冷卻后食用的家常小吃。于是,杜甫特意寫了一首《槐葉冷淘》來推薦這道美食,詩中寫到“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意思就是入鍋煮熟做成的“冷淘”,擺上餐桌總是擔心不夠吃???,是不是特別接地氣?
要說到“帶貨力”最強的詩人,杜牧一定能夠在其中占得一席之位。某年清明時節,杜牧與朋友在郊外春游,遇上了小雨,他們詢問路邊的牧童附近是否有酒家,結果牧童指向了附近的杏花村。于是杜牧便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杏花村酒”的美名頓時名滿天下,全天下慕名來杏花村喝酒的人絡繹不絕。
后來,杜牧曾在揚州為官多年,他寫了一首《遣懷》,詩中有“十年一覺揚州夢”一句,雖然帶有自嘲的成分,卻也從側面襯托出了揚州的繁華熱鬧,讓揚州從此名揚天下,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
然而,即使像杜牧這樣的“帶貨”高手卻也出現過“反向帶貨”的失誤。比如,他在《過華清宮》當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他的本意是見微知著,通過吃荔枝這樣的小事,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因驕奢的生活終致誤國。沒想到荔枝反而因此大火,不僅成了一種珍貴的水果,甚至還誕生了一個著名的品牌——“妃子笑”!估計這是杜牧萬萬沒想到的。
北宋的大文豪蘇軾是有名的資深吃貨,不同于杜牧因為“反向帶貨”的失誤而導致荔枝走紅,蘇軾是直接為荔枝“代言”。被貶嶺南時,蘇軾便寫過一首《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通過膾炙人口的詩句直接為“荔枝”點贊,一點兒都不比杜牧的帶貨效果差。
在被貶嶺南之前,蘇軾還曾經被貶到過黃州。蘇軾在黃州寫過一首《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可見,當時的黃州豬肉價廉物美,很合蘇軾的胃口。這樣一首小詩,居然讓黃州豬肉名聞天下。用文字記錄生活的蘇軾,他的世界里一定是充滿著詩情畫意的。直到今天,人們也依然認為蘇軾乃是大宋美食界的第一“帶貨王”。
原來充滿智慧的古人都是“帶貨”高手!許多現在被人們所熟知的事物都離不開古代文人們的“推銷”,他們通過吟詩作賦,竟然帶火了那么多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