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東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項目“中國城鎮建筑遺產多尺度保護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中國建筑學領域的第一項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近年來,“漸進式更新”和“微更新”已經成為國內城市發展的關鍵趨勢。在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涌現出多個建筑遺產“微更新”的優秀案例——久經歲月的機場瞭望塔變身新潮的社區圖書館、老舊的工廠廠房變成了創意閱讀空間、小西湖歷史風貌區改造后成為全國城市更新的優秀案例……
南京擁有眾多歷史建筑遺存,如何采取“微更新”方式,更大程度上保護建筑遺產?如何創新舉措,探索活化歷史建筑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外碰撞、新舊交織:
全球專家為南京一“小樓”動腦筋
此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中國城鎮建筑遺產多尺度保護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負責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多年來,他和科研項目團隊成員一直著力于中國城鎮建筑遺產多尺度保護。
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是城市更新中的一個難題。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汪曉茜形容這是“戴著鐐銬跳舞”:“與普通建筑相比,歷史建筑在改造中要遵守保護要求,面臨諸多條條框框;而與以保護為主的文保單位相比,歷史建筑的保護級別相對更低,而且數量很多,非常需要活化利用。”既要保護,又要改造,如何保持兩者平衡,放在具體的建筑上往往頗具爭議。這讓歷史建筑往往成為“燙手山芋”,有的產權單位甚至避之不及。
然而,上個月,南京公布一場比賽結果受到海內外的關注,并贏得了產權單位和建筑設計界的雙重認可。這場比賽是今年上半年開展的南京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設計方案競賽,面向全球招投標,為一棟“小樓”和一棟“老廠房”做活化利用設計。
這棟“小樓”是南京大校場機場瞭望塔,中心大約兩層樓高。大校場機場曾經是中國設施最好的飛機場之一,1929年建成,承載了幾代南京人的記憶。另一棟老廠房是第二機床廠大廠房28號樓。機床廠前身是1897年始建的江南銀元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經的廠房變成了創意創業園區國創園,還剩下28號樓暫未使用。
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共收到來自全球11個國家、全國16個地區的有效投稿作品184件,累計352名設計師參賽。評委隊伍則邀請了鄭時齡、張杰、董衛、李青等業界大咖擔任。“國內舊改往往會遭受過新或者過舊的爭議,而有高水平的評委把關,我們也降低了實施后的風險,省去了煩惱。”第二機床廠大廠房28號樓產權單位金基集團設計管理部總監張輝說。
這次比賽涌現出很多優秀的設計作品。以28號樓為例,金基集團收到了100多份設計方案,凝聚了眾多設計師的創意,還帶來了頗多好處。“舊改不是普通的空間設計,還需要在空間里呈現出歷史的時間軸,難度非常大。國內舊改經驗不是很豐富,中國進入城市化的后半程,而國外有的國家已經結束城市化的進程,所以西方國家設計師的參賽作品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新的視角,為我們帶來啟發性的城市設計。這對我們以后做其他歷史建筑的改造具有很多借鑒意義。”張輝說。
政府搭臺、企業共建:
以落地為目標,讓修繕標準化
這是南京第一次將歷史建筑的更新利用進行競賽化的嘗試。
建筑設計類的競賽在南京并非首次舉辦,但此次最大的特點在于落地性。此次比賽的兩個“模特”——瞭望塔和28號樓,都會最后以實施獎落地施工,轉化為具有富有特色的文學空間面向市民進行開放。
“我們在籌備過程中就充分考慮了優秀成果的落地轉化性,簽約了金地商置江蘇公司、南京金基集團兩家歷史建筑產權主體單位作為歷史建筑活化利用伙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名城處處長王昭昭告訴記者,參賽項目會首先由產權主體單位進行第一輪篩選,在滿足其需求和意愿、保證落地性的情況下再由專家對參賽作品的設計和創新進行打分,確保競賽的成果從紙面創作到城市空間,做到政府搭臺、企業共建、社會共治、成果共享。
大校場機場瞭望塔未來就會以一個小型圖書館的面貌呈現,非常值得期待。這是獲得優勝實施獎的設計方案,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方案對歷史建筑原狀擾動較小,建筑本體的歷史風貌得到較好保持。“設計方案將重點保護的塔臺網架結構用玻璃來呈現,把歷史風貌以輕盈的現代方式展示,賦予建筑回望歷史、眺望未來的涵義,是整個方案中的點睛之筆。”評委汪曉茜分析。
產權單位金地商置江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瞭望塔所在地塊位于南部新城核心區,擬打造為TOD站城一體化開發導向的城市文化客廳。瞭望塔未來將打造成為閱讀空間,這對企業而言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期望以此建成整個項目中的一個亮點。
而在落地實施中,服務單位對于歷史建筑的修繕水平也至關重要。今年,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房產局聯合建立了歷史建筑修繕服務單位名錄,為產權單位提供參考。該名錄兩年更新一次,根據企業服務水平和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王昭昭介紹,目前,我市部分歷史建筑修繕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規劃設計水平參差不齊、施工工藝不統一、材料管理不到位、缺乏鑒定檢測程序等問題,導致歷史建筑消防、結構等安全隱患未徹底消除,修繕工程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選擇管理水平高、技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鑒定檢測、測繪、設計、施工等單位,將其以名錄的形式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我市歷史建筑修繕項目的質量和水平。
修舊如舊、重獲新生:
探索多種多樣的活化方式
在南京,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呈現出不同的方式。
今年年初,在經過5年打造后,小西湖歷史風貌區正式開街。這一形成于明清、歷經六百年風雨滄桑的南京老城南歷史街區重獲新生,成為全國城市更新的優秀案例。
位于夫子廟貢院街84號的民國建筑首都大戲院也在“修舊如舊”中“復活”了。該建筑修繕后不是恢復“戲院”功能,而是被規劃成了首都大戲院舊址博物館,作為民國電影的展示平臺,陳設相關文物資料。
在小西湖片區、老門東地區以及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等歷史風貌區,通過“小規模、漸進式”修復,讓一批歷史建筑被“活化”利用,開創了“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老城有機更新模式。
歷史建筑到底有多少種打開方式?“我們不希望歷史建筑全部變成同一種模樣,比如都變成博物館,我們希望它們能在結構、風貌等方面得到保護的前提下,變成各式各樣的,真正地‘活’起來,形成自己的特色,變成南京的城市文化地標。”王昭昭說。
然而這仍面臨很多困難。“我們覺得最難的地方在于資金和意識。比如說房地產項目可能幾年時間資金就能回籠,可以繼續找新項目做,而保護項目可能做下來即要七八年,然后再需要七八年的回籠時間,相對而言就是遙遙無期的。另外一個就是社會各界對于歷史建筑保護的意識,還需要很長時間去滲透、影響。”
這讓很多人對歷史建筑寧愿“繞著走”。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一些舉措來一點點推動變化:南京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設計方案競賽讓產權單位全程參與方案設計,享受到利好,看得見未來;建立歷史建筑修繕服務單位名錄(庫)制度,提高歷史建筑修繕項目的質量和水平;給279處歷史建筑頒發“保護告知書”,通過媒體開設《有故事的房子》欄目來講述老建筑的故事,增強公眾保護意識……
然而,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仍然任重而道遠。“慢慢搞保護也未必是個壞事,我們先把基礎打好,可能從長遠來說的話,它才會走得更久遠。”王昭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