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怎么這么快,2021年的時光“余額”不足!日歷上,留給2021年的日子已經不多,于是,很多人想著,得換一本新日歷了。新的日歷,帶著新紙的香氣,也帶著新的期待。畢竟,記事頁上干干凈凈,等著你憧憬美好的一年,畢竟日歷還是厚厚的一本,預示著你還有很多可以支配的時間……新的日歷,總能讓人覺得日子又翻開了新的一篇兒,所有的不開心都留給原來那本日歷,留給過去的時光。
今年,伴隨著年底“日歷大比拼”拉開帷幕,人們發現,中國文化風撲面而來。作為有著獨特文化氛圍的天津,當然要把最具備津味文化特色的元素展現出來,你看,楊柳青年畫中的美人走進日歷,正等待與你相約2022年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美人入畫翩然而至
2022年,日歷市場來了一場傳統文化之旅——有重現敦煌壁畫魅力的敦煌日歷;有為傳統繪畫與詩歌而出的詩畫日歷;有賞味傳統色彩的中國傳統色日歷;也有帶你重走三星堆發掘之路的三星堆日歷……在這場比拼文化創意和傳統藝術特色的年底“大戲”中,天津楊柳青年畫“申請出戰”。天津楊柳青畫社推出的2022年日歷,突出“麗人”主題,就是一個字兒——美!
這本日歷從千余種楊柳青年畫中,精心挑選出具有豐富故事性的仕女年畫。經過專業的考證和編排,精選出經典且較為少見的年畫式樣重新編排。日歷在呈現畫面的同時,從古代詩詞中節選出符合畫中仕女形象和氣質的詩句,解讀年畫的文化意蘊,讓讀者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到楊柳青年畫內容的豐富、典雅和精彩。
楊柳青木版年畫距今已有400百多年的歷史了。曾幾何時,楊柳青鎮上“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所產年畫兩千多種。其精湛的刻工、細膩的彩繪、豐富的樣式以及巨大的影響力,堪稱年畫藝術之奇葩,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楊柳青年畫中的美人翩然而至,奉上經典,祈祝吉慶,傳遞祥瑞。在美好而別致的儀式感中,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目正神怡雍容閑雅
說起楊柳青年畫,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娃娃抱魚”。其實,楊柳青年畫中娃娃是萌萌噠,美女小姐姐也是艷麗絕倫的。當年,楊柳青年畫的傳說就與美人有關——“天津城西楊柳青,有一位美女叫白俊英,擅描丹青會畫畫兒,這佳人十九冬,手兒巧,好貌容……畫了個扇面兒顯顯才能。”這首民間小曲兒唱的就是會畫畫兒美人,那么,楊柳青年畫與美人結緣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畫中少不了美女形象。
從天津楊柳青畫社了解到,楊柳青木版年畫體現出中國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與審美情懷。它是中國傳統市民藝術的經典例證,楊柳青年畫中的美人題材,主要通過對清代女性的造型、配色、衣飾、發飾等體現了當時的女性觀念與審美理想。
從五官與臉型來看,楊柳青年畫中的美人大都柳葉彎眉、吊梢鳳眼,鼻梁高挑挺拔,小口艷若櫻桃,額頭寬圓飽滿,下巴修尖、清秀,屬于標準的“瓜子臉”,體現出鮮明的傳統女性審美。這種審美標準一直流傳至今。楊柳青木版年畫畫人物口訣,“美人樣:鼻如膽,瓜子臉,櫻桃小口螞蟻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萬莫張口。貴婦樣:目正神怡,氣靜眉舒;行止徐緩,坐如山立。丫鬟樣:眉高眼媚,笑容可掬;咬指弄巾,掠鬢整衣。賤婦樣:薄唇鼠目,剔牙弄帶;疊腿露掌,依榻托腮。”可見,楊柳青木版年畫中的美人形象成為人們普遍的審美標準。從楊柳青年畫中的美人形象,可以發現,人們對于美女的概念,不僅是長得好看,還應該有性格上的優點,她們應該知書達理、生性寬厚、溫柔善良、感情細膩、思慮深遠、聰慧敏銳……這些特點也都通過一幅幅畫作表達出來。
玩轉諧音
寓意吉祥
年畫反映的是大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畫中的形象都有著吉祥的寓意。這樣,畫師“開臉”時會盡量刻畫人物活潑、喜慶的神態和表情。尤其對美人的刻畫,要把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要求刻畫出來,突出端莊、秀美、穩重、賢良、優雅的風格。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場景構思更是巧妙至極,把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憑借形象、諧音、夸張、寓意等藝術方式盡情展現,畫面場景構思獨具匠心。就拿這次“入選”日歷的美人圖作為范例:
《春閑對弈圖》描繪的是仕女的閑適生活。圖中仕女在榻上下棋。仕女們都是清代裝束,服裝多紋飾邊鑲,發髻已脫離“兩把頭”樣式,梳了“蘇式”平髻,也叫“大盤頭”。孩童的出現,為畫面平添了活潑的氣氛。
《福善吉慶》是以畫中幾種物事命名的。“福”,指兩只蝙蝠。“善”,指扇。“吉慶”,指戟,及戟上所系之玉罄。一婦人坐床上,兩個娃兒撲蝙蝠。那個執戟娃娃似在偷說什么。床下使女,走來通報,似有外人至。繡戶華堂,貴婦貴子,是為仕女娃娃畫之特點。
《金玉滿堂》畫中既無金,亦無玉。實繪仕女兒童家居之閑適情趣。窗前一方桌,上有玻璃魚缸,內有金魚游于藻草間。主婦手攏幼兒,恐其碰翻魚缸。那個略大的兒童,手疾眼快,捉得兩尾金魚,高興跳將起來。震得缸水桌上淌,諧音為“金玉滿堂”。
《仕女游春》表現清裝仕女之生活。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柳綠花紅,仕女結伴游園賞景,洋溢無限欣喜之情。兩幅合在一起可成“通景”,則有另一種意境美。
看著這么喜慶的場面,你能不對新一年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嗎?
文創新意
“歷歷”在目
從古至今,歷書就是一種實用性的讀物,也可以稱作是工具書。以前,歷書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必備的一件生活用品。人們無論從政、經商、求學、出行、婚喪嫁娶甚至剃頭理發都要找一個“黃道吉日”。在歷書上這些都有“指引”。各種奇奇怪怪的占卜之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關資料,當然也就帶上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就像侯寶林先生在相聲里說的,一位老大爺家里房塌了,被埋在下面,鄰居要救他的時候,他還喊著:“先看看皇歷,要是不宜動土啊,就明天再說。”說明了歷書對以前人們生活的影響。據說就是不識字的人家,家里沒人認識歷書,在遇到重要事情的時候,就會去油鹽店一趟,因為以前油鹽店里一定有一個伙計能全文背誦歷書,你要問什么事,他能給背一下,你看,背歷書都成為一種職業技能了。
就是在二三十年前,每到年終歲首,單位之間,朋友之間都得相互送掛歷,大明星的,風光山水的……書店里最熱鬧的區域就是賣掛歷的。后來,隨著人們居住環境、生活需要以及審美的變化,掛歷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近幾年,功能多樣,表現形式豐富,彰顯個性的日歷以完全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隨著社會信息、科技文化不斷進步,其內容更是無所不涉。而今年的中國文化風更是讓日歷成為講好中國歷史文化故事的新載體。
新的一年要開始了,翻開一本新日歷也翻開新一年的新計劃。當然,從中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體會津味生活,那就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