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斌(1627-1687),字孔伯,號荊峴,又號潛庵,河南睢州人,清順治九年進士,先后出仕順治、康熙兩朝,歷任國史館檢討、潼關道副使、江西嶺北道參政等職??滴跏吣?1678),湯斌被詔舉為“博學鴻儒”,學識淵博,譽滿朝野,接連擔任翰林院侍講、日講起居注官??滴醵荒?1682),充《明史》總裁。
牛車出任 體恤民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湯斌遷任內閣學士,當時江寧巡撫(管轄今江蘇、上海區域,后改稱江蘇巡撫,駐蘇州。編者注)缺員,朝廷大臣已推舉了其他候選人,但康熙十分了解湯斌的為人,康熙帝說:“我聽說湯斌有高尚的操行,可以擔任江寧巡撫。”湯斌臨行時,康熙帝對他說:“平素聽說吳地繁華,如今考察那里的風土人情,崇尚虛華,安于享受,經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應當使當地去掉奢侈的習俗,返歸淳樸的民風,每件事都要致力發展農業生產,這樣大概可以整治吳地頹廢奢華的風氣吧。”并賜予他鞍馬一、表里十、銀五百兩及御書三軸。
湯斌乘著牛車,穿著布衣赴任,隨從只有一個老仆。途中遇到一個年少官人,衣冠華麗,前呼后擁,浩浩蕩蕩。湯斌的車子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車蓋,隨從便怒聲呵斥。湯斌沒有計較,閃避路邊。到了客棧,湯斌先已住進上屋,后到的年少官人的隨從,斥令店主騰出上屋,店主只得與湯斌相商,他依然大度禮讓。
湯斌赴任之時,適逢康熙南巡,有官員以蘇州路窄,不便圣駕御臨為由,建議拆毀蘇州閶門外南濠西至楓橋的沿河民居。兩江總督王新命也已同意。這一帶是蘇州最為繁盛之地,百貨云集,商賈輻輳,聽此消息,當地百姓人心惶惶。湯斌堅決反對這樣做,他說:“如果這樣做,將使數萬家百姓無處安身,更違背了圣上問民疾苦的一片心意。”
康熙二十四年(1685)秋,淮安、揚州和徐州三府水災,饑民太多,所存積谷明顯不夠,湯斌疏請撥江蘇藩庫銀五萬兩,從江西、湖廣兩處購米賑饑,不等朝廷旨下,就派遣官員前往。屬下勸阻,湯斌說:“如果等旨下再去買米,災民們早已成溝中白骨了。”他叮囑前往購米的官員,一定要盡量多說一些這里的受災情況,告訴他們這里一斗米價格已漲至一兩銀子。當地商賈以為有利可圖,爭相運米至淮揚,誰知米多價跌,斗米僅值百錢而已。
湯斌體恤百姓辛苦,盡可能不增加百姓的負擔。有地方官建議將當地菱芡上報朝廷申請收稅,湯斌不同意,說:“寬一分則小民受一分之賜,菱芡不可能歲歲豐收,一旦報上便成為定額,不可更改,再想減少談何容易?”
興教易俗 整飭吏治
對于康熙的囑托,湯斌在江寧巡撫任上時刻不忘。興教易俗是湯斌在任上的一大要務。他希望看到一個人人循規蹈矩、家家安分守業的康平社會。
為禁止聚眾賭博、斗馬吊(即麻將),湯斌煞費苦心,除出示告諭外,又想出一法,命人在蘇州橫塘造一座逍遙樓,樓中賭具一應俱全,將聚眾賭博者關進樓中,七天不給飲食。賭徒們害怕懲罰,紛紛斂跡。
對于江南的某些歪風邪俗,以巫術欺騙百姓,他深惡痛絕。蘇州、松江等地淫祠遍立,其中尤以蘇州城上方山五通祠為最,據說有求則應,相當靈驗,遠近民眾深信不疑,每天前往祭祀者絡繹不絕,歲費金錢數十百萬。當地還盛傳,無論誰家稍有姿色的少女,只要患上寒日之癥,即被說成是五通神將娶之為婦,使得病女子精神恍惚,有的甚至不治而死,家人也不覺悲哀。湯斌下令封禁五通祠大門,親住上方山,拆毀淫祀,焚毀木制神像,土塑神像投進湖中,拆下來的木材留作修學宮、葺城墻之用。一些信徒認為湯斌竟敢和神靈作對,必有災禍。但他毫不畏怯,對屬下說道:“如果祭祀才能免禍,不祭祀的人災禍上身,這和貪官有何兩樣?”數月過后,湯斌安然無恙,那些人才如夢方醒。湯斌又向朝廷上疏,請求下旨將全國各地的此類淫祠統統禁革,今后有敢興復者一律治罪,獲旨準行。
整飭吏治是湯斌任內又一項要務。當時,江蘇州縣官吏征收錢糧,任意加征,攤派名目繁多。庫官、胥吏甚至差役都想趁機從中撈取好處,百姓苦不堪言。湯斌下令嚴行禁止,對違反者予以嚴懲。為肅清官場,湯斌又嚴禁請托、饋送等不正之風。并在關帝神像前發誓斷絕私交,若有受賄徇情情節,神明必將嚴厲懲罰。對貪官污吏,湯斌絕不手軟。蘇州知府趙祿星、揚州知府張萬壽等貪贓枉法,湯斌將他們革職究治。另一方面,湯斌大力提攜賢能官員,常州知府祖進朝素有惠政,因失察下屬降調,湯斌疏請留用。祖進朝心存感激,想送湯斌一套衣靴,卻始終不敢開口,最后只得留作自用。
“三湯”巡撫 美譽天下
兩年江寧巡撫任上,湯斌兩袖清風,生活上安于清貧。夫人、公子均穿著布衣,每日三餐以豆腐清湯、韭菜、豆羹為肴,因而百姓送他一個“三湯”巡撫的雅號。意思是“為官清正如豆腐湯,除弊去害如黃連湯、益屬民復元氣如人參湯”。
湯斌的儉省,有時甚至到了“吝嗇”的程度。據說有一次湯斌翻看家庭賬簿,發現某天買了兩只雞,就很詫異,問明緣由,知道是大兒子所買,他讓兒子當庭跪誦《朱子家訓》,隨后將其發送回老家河南睢州。湯斌對自己要求更嚴,有次生日,當地鄉紳知道湯斌非常欣賞當朝名士汪琬的文采,為求巴結,便送去一面有汪琬撰文的屏風作為壽禮。湯斌命人將汪文抄下,屏風仍舊歸還。
康熙二十五年(1686),湯斌被擢升為禮部尚書,掌管詹事府事。離蘇之日,“吳人空一城痛哭”,百姓甚至用農具將水陸通道堵塞,試圖挽留湯斌。面對善良淳樸的民眾,湯斌不得不頒下最后一道告諭,表示自己今后雖然“身在京華,此心尤當往來于此地”。又殷殷告誡道:“事要忍耐,勿得妄興詞訟;心要慈和,勿得輕起斗爭;勿賭博;勿淫佚;勿聽邪誕師巫之說,復興淫祠;早完國課,共享天和。”
康熙二十六年(1687),湯斌病逝于工部尚書任上,終年61歲。去世時家產僅有俸銀八兩,其友徐乾學“賻以二十金,乃能成殯”。
湯斌曾自題對聯“君恩高似天,臣心直如矢”,以示自己為官清廉的決心和抱負。后人有詩贊道:“日食‘三湯’本姓湯,心懷美德自然香。為官甘吃人間苦,樂得萬民享???。”
雍正十一年(1733),湯斌被選入賢良祠受祀;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賜予湯斌謚號“文正”;道光三年(1823),湯斌得以從祀孔子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