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雨水節氣才過,寒氣還未散去,百花還未開,深深淺淺的梅花卻已經悄然開放。2月,南京各地的梅花陸陸續續進入最佳觀賞期,梅花成了當季花草界最“紅”的顏值擔當。梅花與南京曾發生過什么樣的故事?作為“歲寒三友”之一,梅花又是如何被古人“另眼相看”的?
一南一北
兩座“梅花山”
在南京,有兩座“梅花山”。一座是明孝陵景區內有著“天下第一梅山”之稱的梅花山,另一座是在溧水傅家邊有“梅的故鄉”之稱的梅花山。這兩座同名的山有何不同?
明孝陵景區內的梅花山歷史悠久。這里原名孫陵崗,因東吳大帝孫權葬此而得名。相傳,東晉時期南京太守梅頤偏愛梅花,令在崗嶺丘地廣植梅花,孫陵崗等均為當時植梅的遺跡,這樣算下來種植歷史距今已經有1800余年。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孫陵崗一帶辟為總理陵園紀念性植物園區,開始更大規模種植梅花。1944年孫陵崗正式改名為“梅花山”。這里的植梅面積達1500多畝,梅樹3.5萬余株,品種增加到了360多個,梅花的數量、品種和景觀效果,都在國內外排行第一,每年花期都會吸引無數賞花人、攝影者前來。
傅家邊梅花山,是江蘇省最大的鄉村果梅園,被譽為“十里梅嶺,萬畝梅海”,擁有臘梅、玉蝶梅、朱砂梅、綠萼等130多個梅花品種。溧水區洪藍街道旅游辦負責人卞維亮告訴記者,這座梅園是從1984年開始建設,當時種梅花主要是為了提升經濟效益,所以這邊的青梅樹95%以上是以果梅為主。“我們這邊的梅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經濟價值。目前每年收的青梅鮮果賣給周邊的加工廠,制作成脆梅、青梅酒、青梅精等產品,增加附加值,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
古人賞梅有講究
南京賞梅習俗興于六朝
古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賞梅的?
漢魏六朝隋唐時期,對梅及梅花的觀賞開始興起,由花卉觀賞、園林栽培進而用詩歌、音樂、繪畫等手法展現梅花的芳菲美麗。
南京的賞花歷史也就由此而來。南京賞梅的習俗興于六朝,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在吳王夫差鑄劍的冶城(今朝天宮)就曾有梅樹種植。到了南朝齊代,著名文學家孔稚珪在此種植大片梅樹,使其成為賞梅勝地。直到明朝末年,還有侯方域請友人到冶城道院賞梅的記載。
古人對梅花的審美在變化與發展。到了宋代,梅花遠遠突破一般芳菲物色的審美內涵,上升為思想精神的重要象征,成了民族品格的寫意符號。
北宋人愛梅,其中一個名為林逋的詩人最為“癡迷”。他喜恬淡,不趨榮利。他隱居在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只有兩個愛好——植梅、養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渡綀@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半個多世紀以后,蘇軾在詩作里提出了“梅格”的概念,梅花憑借隱逸的精神越發人格化,時常被詩人用來自喻,反映自己高潔與剛烈的品質。“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陸游眼中,梅花恰如自己,孤高不逢迎,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任憑百花妒忌與排斥。即使梅花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依然能散發出縷縷清香。
到了南宋,詠梅的文學作品接連而來,梅花題材的繪畫也興盛起來,元代畫家王冕一生愛梅,不僅畫下不少梅花作品,還配上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留下了詠嘆梅花清高正直的詩作。
還有哪里
是賞梅好去處?
要在城區賞梅,雨花臺梅崗則是一個好去處。這是城南的一大賞梅勝地。從二泉后山風景區牌坊處,沿小道而上,眼前豁然開朗,一片梅林突現在眼前,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株株梅花點綴著江南園林古風建筑,相映成趣。
古林公園也是市民青睞的城區賞梅勝地。公園從1984年建園開始就栽植梅花,現有賞梅面積1.8萬多平方米,2500多株,180多種梅花。在齊梁年間的“拜梅亭”上俯瞰,更覺花海繽紛,梅香四溢。
玄武湖邊的水上賞梅也別有天地。從玄武門至環洲、梁洲、翠洲、菱洲,沿湖岸邊臨水栽植梅花,帶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
不少景區都推出了線上“慢直播”和“云賞梅”,足不出戶就可欣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