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500—6300年被確定為“南京原始人發源地”的薛城遺址,近期考古又有新發現。
考古隊員經過幾個月的田野發掘,發現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墓葬60余座,出土陶器、玉石器和骨器100余件。其中,一處由蜆殼堆塑的龍形遺跡,首次且唯一,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龍”。
有人來賣文物
文保人員順藤摸瓜發現了薛城遺址
歷史的發現往往是偶然的。1997年8月3日,幾位青年農民拿著幾件石器去高淳縣文保所詢問價格。文保所工作人員憑著職業敏感追詢后得知文物乃薛城鄉衛生院新建辦公樓挖溝槽時出土,遂將這一情況匯報縣文化局和市文物局。市文物局立即委派市博物館專業人員前往施工現場調查處理,確認這里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據時任高淳縣文物保管所所長的濮陽康京回憶,那天天氣炎熱,下午上班時,一位老鄰居招呼他說,有四個年輕人剛剛來打聽,說有古董要賣給文物部門。濮陽康京隨即詢問那幾個人走的方向,趕快追過去,果真找到了他們,把他們帶到了縣文保所。當時,四個年輕人拿出一件磨制石器,詢問為何物,賣給文保所值多少錢。出于文物工作者的職業敏感,他認為那可能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磨制石錛。四個年輕人說,是在薛城鄉衛生院挖基建房時撿到的。
在施工作業的現場,濮陽康京看到了殘破陶器、磨制石器和較多的人骨架段,現場一片狼藉。他認為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考慮到這一發現的重要性,他立即向縣里主管領導和市文物局匯報。
薛城遺址被發現的地方,當地人俗稱“小崗頭”,淳楊公路從中穿過,將遺址分為東西兩半,遺址發掘地為淳楊公路之西,經考古勘探占地6萬多平方米。當時,鄉衛生院隨即停工并保護現場。同時市文物局、縣文化局迅速組織考古隊對已暴露的部分墻墓溝槽進行搶救性發掘。記者從南京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發掘工作自當年9月4日起,至12月17日止,前后歷時100余天,共發現墓葬115座、灰坑95座、房基1座、灶穴2個、柱洞16個,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文物500余件,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這是繼上世紀50年代南京鼓樓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以來我市史前考古的又一次重大收獲。
6000年前
臨水而居的高淳人處在母系氏族社會
薛城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按照層位關系和遺物特征劃分為下、中、上三層文化遺存,其分別代表了該遺址的早、中、晚三個時期。反映出其文化面貌與周邊的寧鎮山地、太湖流域等諸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較大差異,文化性質也不同于長江下游南岸。
在古代,除太湖外還有一著名大湖,即丹陽大澤或稱古丹陽湖。它匯聚了源于今皖浙交界天目山及皖南山地的水陽江、青弋江、郎川河、漳河等多條水系而瀉入長江,形成一個地域廣袤而又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古丹陽湖出產的湖蟹叫花津蟹,歷史上排名第一。李白《月下獨酌其四》中“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的詩句,寫的就是花津蟹。
滄海桑田變換,古丹陽湖逐漸淤塞湮沒,現在除蘇皖交界處的石臼湖、固城湖以及南漪湖為其殘存外,其余大部分已變為湖蕩沼澤地帶。
薛城遺址地處石臼湖南岸,其早、中期特別是中期豐富而極具特色的文化內涵,代表著這一區域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類型。該遺址特殊形制和用途的窖穴,大量的水生動物遺骸,都反映出一種十分典型的湖蕩類型的經濟生活。在薛城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多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其中,一具標注為M15號的骨骸保存最完整,仰身直肢,頭向上40度。根據現場發掘的遺物來看,專家推測這是個漁家女,她與家人當時生活在一個湖泊邊,主要以捕魚為生。此后,通過復原技術,人們可以在高淳薛城遺址公園展廳里,看到這個五六千年前漁家女的相貌,還能通過視頻了解修復過程。
此外,根據人骨鑒定結果顯示,墓地基本上男女分區葬埋,女性偏多,未出現夫妻合葬墓,這表明當時還是母系氏族社會。
南京史前考古的重大收獲《人民日報》曾詳細報道
薛城遺址是繼上世紀50年代鼓樓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以來,南京史前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獲,因此,《人民日報》曾以“南京遠祖在薛城”為題作過詳細報道。
通過與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比較,考古專家們發現,薛城遺址某些文化因素與鄰近地區相近似。如早期陶器多為夾砂、夾蚌紅陶,胎厚,少量陶色外紅內黑,有腰檐釜及帶箅的器形,流行雞冠形耳、牛鼻狀耳、寬帶式耳等,這些特征與太湖流域的馬家浜文化相似。但也存在差異,如馬家浜文化所出陶釜寬檐偏上,而薛城遺址釜的窄檐偏下。中期所出陶器如壺等器形見于寧鎮山地的北陰陽營文化,但亦有區別,而玉、石器的造型及制法則大多與北陰陽營遺址基本一致,反映出兩者之間一定的聯系。同時,中期所出折腹鼎、釜形鼎及一些器物上所飾彩繪折線紋等,與皖東江淮地區定遠侯家寨遺址上層所出同類器物或彩繪紋樣接近。薛城遺址晚期遺物發現很少,不能全面反映該期文化面貌,但豆柄所飾三角形鏤孔及器身滿布戳劃紋的鼎足與上海青浦崧澤遺址中層第三期墓葬所見豆柄和鼎足的裝飾風格類似。
經過上述比較,考古專家們認為薛城遺址早期約相當于馬家浜文化中、晚期,中期約相當或略早于北陰陽營文化第二期,晚期約相當于崧澤文化中、晚期。
多年來,在古丹陽湖這一廣大區域內,除江蘇高淳固城朝墩頭遺址發現相當于崧澤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外,皖南地區僅見零星的調查材料,考古工作十分薄弱。因此,長期以來對這一地區史前文化面貌的認識很模糊。薛城遺址的發掘成為全面認識這一地區原始文化的契機,為這一地區進行考古學區、系、類型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貴的資料,同時對進一步認識寧鎮山地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江南第一龍”現身在江南地區首次發現蜆殼堆塑龍
2010年,南京市博物館和高淳縣文化局組成考古隊聯合對薛城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去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南京師范大學在薛城遺址建立了田野考古實習基地,同時與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高淳區文旅局開展合作,聯合對薛城遺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
第三次考古發掘,讓專家們感到最驚喜的,是一處用蜆殼組成的堆塑龍。它酷似一條自東向西南趴伏的大鱷魚。“頭部”距地面0.5米,蚌殼擺出“吻部”形象,還有兩顆大大的蚌殼“眼睛”;“頸部”雖被破壞,但仍然能看到少量蜆殼的痕跡;“背部”高高隆起,最厚處有0.2米;一條全長3.34米,最寬達0.5米的大“尾巴”,距地面深0.67米,點綴著多枚大蚌殼。專家認為,鱷魚屬爬行動物,是龍的初型和原型。蜆殼堆塑的龍,在江南地區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發現,稱它為“江南第一龍”當之無愧。
堆塑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龍形雕塑,多用石塊、蚌殼等堆塑而成,其形象一脈相承,與后世龍形高度相似,是中國龍的原型之一。
1994年,查海遺址曾發掘發現一條距今8000年的興隆洼文化石塊堆塑龍;1987年由濮陽市文物工作隊發掘發現于一座形式奇特的墓葬內。
2004年,考古學家又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了一個大型的綠松石龍形器,年代大概是3700年前后,龍頭略呈淺浮雕狀,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龍形器是在紅漆木板上粘嵌綠松石組合而成,綠松石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仔細數來,竟有2000余片。
薛城遺址現在已經建成了遺址公園,發掘的重要墓葬和遺跡后續也會逐步開放展示,而隨著對薛城遺址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將有更多的歷史文化面貌被揭開。